发布日期: 2016-10-06
更新日期: 1970-01-01
编辑:
浏览次数: 3296
标签:
广东省国家自然保护区
概述:
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鼎湖山国家级森林生态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距离广州市西南100公里,总面积约1133公顷。
保护区成立于1956年,是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是唯一隶属于中国科学院的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南亚热带地带性森林植被;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丰富,是华南地区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地区之一,被生物学家称为“物种宝库”和“基因储存库”。
保护区景观独特,有近400年记录历史的地带性原始森林──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和其他多种森林类型保存完好,被誉为北回归沙漠带上绿洲中的“明珠”。山上有著名的佛教圣地--庆云寺。
地质地貌: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占地面积1133公顷,山脉为西南至东北走向,西南高东北低,几乎全部为山地和丘陵,坡度较大,多在35°~45°之间。全区海拔高差在990米左右,在海拔800米以下区域均为森林分布。山体为泥盆纪的鼎湖山系,海拔最低点14.1米,最高峰为“鸡笼山”,海拔1000.3米。
气候: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处于北回归线南侧,属南亚热带季风湿润型气候,夏长冬短,热量丰富,雨量充沛,阳光充足。年平均气温21.0℃,极端最高气温38.1℃,极端最低气温-0.2℃。年均降水量为1927mm,受季风气候影响,4~9月为雨季,降雨量占全年的80.38%,且多见暴雨。
土壤:
林地成土母岩由砂页岩、页岩、砂岩与石英砂岩构成,局部有花岗岩。土壤由少腐殖质的赤红壤、黄壤和山地灌丛草甸土构成。由于地形起伏大,坡度陡峻,加之当地雨量充沛,土壤易受冲刷,土壤层一般较薄,厚度多在30~80cm左右,且多含碎石块,土壤较为贫瘠。
植被:
森林覆盖率达78.8%,主要植被有自然植被、半自然植被、人工植被三大类型。自然植被由分布于海拔30米以下的河岸林、分布于海拔30~250米的沟谷雨林、分布于海拔30~400米的季风常绿阔叶林、分布于海拔500~800米的山地常绿阔叶林、分布于海拔500~900米的山地灌木草丛。半自然植被由分布于海拔100~450米的次生季风常绿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和分布于海拔500~600米山坡上的常绿灌丛组成。人工植被有马尾松林、大叶桉林、竹林和广东油茶林等。
保护区内分布有常绿阔叶林等6种植被类型,其中常绿阔叶林占全区总面积的31.26%,针叶、阔叶混交林占48.16%,热性常绿针叶(马尾松)林占1.89%,山地常绿灌丛占12.49%,山地常绿草丛占3.02%,人工植被占1.32%。全区以自然植被为主,在自然植被中,又以针阔叶混交林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