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黄河三角洲国家级海洋海岸自然保护区

山东省东营市黄河三角洲国家级海洋海岸自然保护区
发布日期: 2018-03-23 更新日期: 2018-03-23 编辑:xuzhiping 浏览次数: 3393
标签:
概述: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保护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地处渤海之滨,东营市境内,新、老黄河入海口两侧,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设一千二、黄河口、大汶流三个管理站,总面积15.3万公顷,其中陆地面积 82700公顷,潮间带面积38250公顷,低潮时负3米浅海面积32050公顷。

2013年10月24日,在第三届中国湿地文化节暨东营国际湿地保护交流会议上,国际湿地公约组织负责人宣布,经国际湿地公约组织最新确定,包括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内,中国的五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正式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类型
海洋海岸
级别
国家
主管部门
海洋
序号:
鲁15
保护区名称:
黄河三角洲
行政区域:
东营市
面积(hm2):
153 000
主要保护对象:
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及珍禽
始建时间:
1990/12/27
地质地貌:
水文:
保护区是世界少有的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海岸线131km,黄河流经61km。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以含沙量高而著称于世,每年携带15亿t泥沙流向大海,在三角洲淤积了大面积新生陆地,平均每年新造陆地2000~3000ha(3~4万亩),每年以3km的速度向渤海湾推进。这里水源充足,植被丰富,又因处于黄河流入渤海的交汇处,水文条件独特,海淡水交汇,离子作用促进泥沙的絮凝沉降,形成了宽阔的泥滩(即湿地),土壤含氮量高,有机质含量丰富,浮游生物繁盛,极适宜鸟类居集。以此为基础,吸引了大量过境和栖息繁殖的鸟类,同时,也提供了大片植物生长的土地,这片湿地保护区,其主要价值正在于此。
气候:
降水量551.6mm,蒸发量1928.2mm,气候为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
土壤:
自然保护区的土地是黄河近百年来携带大量泥沙填充渤海凹陷成陆的海相沉积平原,地势平坦宽广,东西比降1:10000左右,潜水位小于2m,矿化度10~20ml/L,土壤为隐域性潮土和盐土土类,
植被:
保护区内共有各类植物393种(含变种)。其中浮游植物4门、116种(变种);蕨类植物3科、3属、4种;裸子植物2科、2属、2种;被子植物54科、178属、271种,其中单子叶植物11科、57属、87种,双子叶植物43科、121属、184种。
社会经济: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