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6-10-06
更新日期: 1970-01-01
编辑:
浏览次数: 3934
标签:
四川省国家自然保护区
概述:
四川瓦屋山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大熊猫及其珍稀野生动物为主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地处动物地理分布的古北界与东洋界过渡地带的邛崃山支脉峨眉山西北面,四川盆地西缘大相岭东南麓,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2°49′—103°00′,北纬29°25′—29°34′之间。
主要保护对象:
大熊猫、川金丝猴、扭角羚等珍稀动物
地质地貌:
保护区系峨眉山向西南与东北延伸构成,峨眉山—瓦屋山断裂地带,整个地形由西向东北逐渐倾斜。地质结构主要为中生代的砂岩、紫色砂岩、石灰岩,形成多种金属矿。最高海拔3269米(六二九山),最低海拔1138米(金花桥)。
水文:
保护区内溪沟、河流主要为周公河(炳灵河)水系。年均流量为35.3立方米/秒,最高流量可达2130立方米/秒,平均径流量为11.05亿立方米。集双洞溪、代国槽、凉风岗、燕子岩等三十多条支沟之水,注入青衣江。
气候:
该区域气候位居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属山地气候类型,加之受太平洋季风、高原季风、北方冷气团以及海拔的影响,气候湿润温和,雨量充沛,提供了该区域多生物物种的生长繁育。
土壤:
根据《四川森林土壤》地理分区,瓦屋山保护区属于盆地西缘山地土壤区。土壤的分布情况在生物气候条件的影响下,垂直带状分异现象十分明显,由低海拔到高海拔分布着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山地恢化土。
植被:
植物有1900种,属国家珍稀濒危保护种子植物44种。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7种(如红豆杉、珙桐、银杏等)、二级保护植物30(如水青树、厚朴、梓叶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