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崇义县章江源.省级森林生态自然保护区

江西省崇义县章江源.省级森林生态自然保护区
发布日期: 2016-10-06 更新日期: 1970-01-01 编辑: 浏览次数: 3701
标签:
概述:

章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东南部南岭山向北延伸于湘赣边境的罗宵山脉南部,地处江西省崇义县聂都乡境内,东眺闽粤,南扼梅关之吭,西拊湘桂之背,史称四省咽喉,是赣江源头支流章水的发源地。保护区始建于2004年元月,2010年11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晋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其地理位置为东经114°0′44″~114°12′0″,北纬25°25′40″~25°32′0″,属于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类型
森林生态
级别
省级
主管部门
林业
序号:
赣76
保护区名称:
章江源
行政区域:
崇义县
面积(hm2):
10 452
主要保护对象: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始建时间:
2004/9/20
地质地貌:
保护区内出露的地层较全,自震旦第至第四系大多可见及。区内岩浆活动频繁,自加里东晚期至燕山晚期均有活动,其中尤以燕山早期强烈。 保护区范围内山势雄伟,高差悬殊。根据地貌成因和形态特征,可将区内地貌类型划分为中山地貌与低山地貌。中山地貌。中山地貌是由于地壳强烈的间歇性上升并遭受强烈剥蚀切割作用,绝对高程在1000—3500米之间的山地类型。保护区的中山地貌主要分布在核心区,海拔高度10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500m以上山峰较多,岩石构成主要是石英岩、花岗闪长岩;山坡陡峭,山顶多呈锯状、坑状,局部有石蛋地形堆积。植被覆盖良好,境内溪流都是章江河流发源地。 低山地貌。低山地貌是由于地壳强烈上升和长期的侵蚀切割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海拔高度通常小于1000米。区内该地貌类型主要分布在实验区,海拔500—1000米,相对高度200—500米,是山区和丘陵的过渡地带。
水文:
气候:
保护区地处中低纬度,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区,受地理环境影响其气候特征这:冬夏季风盛行,地形作用明显,气候温和,无霜期长,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春雨连绵,秋高气爽,夏季长而无酷热,冬季短而无严寒。
土壤:
保护区地质构造复杂,成土母质多样,随海拔高度不同,土壤母质、温度和降水分配均有不同。根据土壤调查资料,保护区内主要为山地红壤土、黄红壤、黄壤以及少量草甸土。土壤垂直分布带谱为:海拔500米以下山麓为典型红壤,500—800米为黄红壤,800—1000米为黄壤土,1100—1300米为山地黄棕壤或草甸土。
植被:
维管束植物211科854属2368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有南方红豆杉、伯乐树;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有福建柏、野大豆、闽楠等18种;野生陆生脊椎动物有298种,隶属于81科,31目,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有豹、云豹、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蟒蛇;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有水鹿、獐、白鹇、穿山甲、虎蚊蛙等42种。
社会经济: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