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6-10-06
更新日期: 1970-01-01
编辑:
浏览次数: 4729
标签:
四川省国家自然保护区
概述:
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内。1997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保护高山生物多样性及多元生态系统为主,主要保护对象为大雪山系贡嘎山为主的山地生态系统、各类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海螺沟低海拔现代冰川为主的各种自然景观资源。
贡嘎山地区作为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的横断山脉的典型代表和长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生态地位极其重要。复杂多样的自然地理条件,孕育了丰富多彩的动植物物种,素有动植物宝库之称。
地质地貌:
贡嘎山地区是现代冰川较完整的地区。区内有大型的冰川五条(海螺沟冰川、燕子沟冰川、磨子沟冰川、贡巴冰川、巴旺冰川),其中的海螺沟冰川最低处海拔仅2850米, 其冰瀑布高1080米,宽1100米,为中国已发现的最大冰瀑布 。
贡嘎山山体为浅绿色花岗闪长石。常年冰雪覆盖的主峰峰顶近似平台,面积约70平方米。由于横断山脉及贡嘎山系山体的南北走向,南来的潮湿气流可沿山谷长驱北上,主峰一带气候湿润而多变。同时贡嘎山一带是世界上海洋性冰川最早发育地区之一,在长期冰川作用下,贡嘎山发育为金字塔状大角峰,冰雪崩极其频繁,其周围绕以峭壁,狭窄的山脊犹如倾斜的刀刃,坡壁陡峭,岩石裸露,坡度多大于70度,而且其高度落差极大,方圆20公里就有6000多米的海拔差距,故其难度体现在天气的多变和路线的陡峭。
气候:
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温带高原气候,气候变化较大,每年6-10月为雨季,11月至翌年5月为旱季。年降水量800-900毫米,多集中在7、8、9三月。夏季云量大,日温差也大,在海拔6000米以上有时气温可达-20°C。旱季里天气晴朗,比同纬度其他地区还要温和,一年里气温最高是4、5月份。登山活动多选择在旱季和雨季交替期.
植被:
保护区有植物3795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植物有红豆杉、独叶草、高寒水韭、玉龙蕨等6种,国家Ⅱ级保护植物有水青树、连香树、岷江柏木、扇蕨、金荞麦等11种及特有植物垂茎异黄精等。
贡嘎山地势高低悬殊,自下而上处于亚热带、暖温带、寒温带、亚寒带、寒带、寒冷带、冰雪带7个气候区,特定的地理环境和特殊的气候条件,形成了多层次的立体植物带和特有的自然景观。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峰,终年积雪;低海拔、无人烟的坡麓地带森林密布,郁郁葱葱,生态环境原始,森林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小,植被完整,几乎拥有从亚热带到高山寒带能生存的所有植物物种,珍稀植物种类繁多,拥有植物4880余种,属国家保护的珍稀物种达400余种,东部河谷地区还遗留了不少被称为“活化石”的古老的动植物。
贡嘎山的海螺沟1900~3600m的原始森林区,其中1900~2200m是阔叶林带,2200~2800m为针阔混交林带,2800~3600m为针叶林带,3600m以上为暗针叶林与高山灌丛分布区。3000m的林地主要有云杉、冷杉、杜鹃、桦树等等。海螺沟内分布有2500余种植物,包括康定木兰、红豆杉、麦吊杉、大叶柳、桃儿七、水青树等珍稀树种。贡嘎山植物区系在整体上具有温带性质,但在干旱河谷地带,热带和温带区系成分的比例相当。热带成分的构成和分布反映古热带和古地中海区系的残遗性影响;东亚(含亚型)和东亚-北美成分对贡嘎山中部森林植物区系的影响最大,这些成分以温带古老性质为主;北温带成分是贡嘎山植物区系的主体之一,对青藏高原隆升以来贡嘎山植物区系进化类群和特有成分的发展有主要贡献,代表区系的年轻组分;中国特有种类型多样,占不同垂直植被带物种数量的40%-65%,其比例随海拔上升而增大。各类型比例的垂直变化突出反映了贡嘎山及横断山脉中海拔地段的植物区系与华中地区的联系,以及高海拔地段与青藏高原及东喜马拉雅山的区系之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