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6-10-06
更新日期: 1970-01-01
编辑:
浏览次数: 4749
标签:
国家自然保护区
概述:
新疆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位于东经82°33′47″--83°53′21″,北纬44°31′05″--45°09′35″,东西长102.63千米,南北宽72.3千米。四至界限:东以乌苏、精河县界线为界,北以博州塔城地界为界,南部则以312国道、北疆铁路、兵团农五师82团、90团、91团行政界线为界,西部则为博乐市和阿拉山口的荒漠林区。在行政区划上地跨新疆博州精河县、博乐市和阿拉山口口岸区,保护区总面积400.62万亩,其中:水域面积131.36万亩;林地面积234.11万亩;草地面积9.83万亩;未利用地面积25.32万亩。规划保护区核心区面积158.2万亩;缓冲区面积161.09万亩;实验区面积81.33万亩。艾比,蒙古语意思为“向着太阳”。因为是咸水湖,人们又俗称其为盐湖。
地质地貌:
艾比湖湿地是准噶尔盆地西南缘最低洼地和水盐汇集中心,艾比湖海拔189米,是准噶尔盆地最低点,
水文:
艾比湖现长约35公里,宽约18公里,是准噶尔盆地西部的最低洼地和水盐汇集中心,艾比湖是准噶尔盆地最大的湖泊,是新疆第一大咸水湖。
博尔塔拉河、精河、奎屯河,分别从西、南、东三个方向注入艾比湖,成为湖水的主要来源。湖面呈椭圆状,面积600平方公里,水深平均2米左右,湖面海拔189米。
集水面积50 621.0km2,补给系数97.0。湖水主要依赖地表径流补给,主要入湖河流有奎屯河,四棵树河、精河、阿卡尔河、大河沿子河、博尔塔拉河和时令河23条,河流年总径流量37.46×108m3,其中5.6×108m3入湖,而31.86×108m3被引入灌区、渗漏地下和消耗于地面蒸发与植物蒸腾。入不敷出,湖泊萎缩,1950年以来湖面缩小了548.0km2。其中仅1988年6月~1989年5月水量收支盈余0.56×108m3,使湖面增至651.0km2(杨川德,1990年)。
湖表卤水密度1.079,pH值8.49,矿化度112.4g/L;晶间卤水密度1.237,pH值6.91,矿化度377.73g/L,属中→新生代构造断陷形成的硫酸钠亚型盐湖。盐类矿床主要是石盐、芒硝。其中石盐主要以小盐湖或盐滩形式分布在湖南、东南部湖滩,沙泉子盐滩最大,长10.0km,宽1.0km,面积10.0~15.0km2,平均厚0.35m,以石盐为主,伴生芒硝、无水芒硝、石膏和镁盐等。芒硝主要分布在湖北、南部,其中北部原生芒硝沉积带,长10.0km,宽1.0m,层厚0.05~0.10m,白色球粒状,质地纯净;南部湖滩地带有次生芒硝沉积,面积不大,但盐层集中,质量好,利于小规模开采。储量石盐1.25×108t,KCl200×104t,硫酸钠700×104t,硫酸镁1.07×108t,B6×104t,Br2×104t,I400×104t。目前,建有艾比湖盐化总厂,生产原盐、粉精盐、加碘盐和水氯镁石等系列产品。
气候:
湖区属中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年均气温7.8℃,1月平均气温-16.0℃,极端最低气温-36.4℃(1955年1月3日);7月平均气温25.0℃,极端最高气温41.3℃(1987年7月31日);多年平均无霜期190d,日照时数2 722.6h;降水量90.9mm,最大年降水量163.9mm(1958年),最小年降水量28.5mm(1957年);蒸发量1 662mm。湖盆西北部为著名的大风口──阿拉山口(又名准噶尔门),全年大风日数164d,最多185d,最大风速55.0m/s。
植被:
保护区内野生动物约167种(国家级保护动物38种,自治区级18种),其中鸟类111种,约100万只,是鸟类重要的栖息繁殖迁徙湿地。野生植物385种,其中,胡杨、艾比湖沙拐枣、艾比湖桦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2种。该保护区是中国内陆荒漠物种最为丰富的区域,植物种类占全国荒漠植物种类的62%。
社会经济:
新疆艾比湖是我国西部的国门湖泊,是中国重要湿地,是准噶尔盆地西南缘最低洼地和水盐汇集中心。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处在阿拉山口大风通道下,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该地形成盐湖、沼泽、滩涂、石漠、砾漠、沙漠、土漠、盐漠等多种地类,植被分布也由此形成旱生、盐生、沙生、湿生、水生等多种植被群落。具有典型性和较高的保护价值。
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地处准噶尔盆地西南缘,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条件,使这里的野生动物、植物种类明显多于周边地区。野生动物中有国家一、二类保护野生动物49种,有国家保护植物12种,同时,这里又是中国新疆西北部重要的鸟类迁徙地、繁殖地、越冬地。成为我国内陆干旱区一座独特的生物基因宝库,这在我国干旱荒漠区乃至亚洲荒漠区是极为稀有的。
一是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区内盐湖、沼泽、滩涂、石漠、沙漠、土漠、盐漠构成了复杂多样的生境类型;植被类型多样,主要有旱生、沙生、湿生、盐生、水生等多种植物类型。
二是植物物种多样性。因独特的地理位置,保护区内植物同时受中亚、蒙古植物区系的影响,野生植物物种十分丰富,共有野生植物52科191属385种,水生浮游植物7门57属。
三是动物物种多样性。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大面积的湿地植被为野生动物提供了丰富的栖息场所,是各种野生动物的主要繁殖地、越冬地。保护区共有野生动物50科167种,其中两栖类2科4种,爬行纲6科10种,鸟纲28科111种,哺乳纲12科32种,鱼纲2科10种,水生浮游动物5类21种。
艾比湖及湖滨地带处在阿拉山口大风通道,处于影响区域生态环境的敏感地带,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一旦发生变化,必然会发生连锁反应,不仅会影响到周边环境的质量,且对整个天山以北的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保护区生境、种群丰富,是研究艾比湖湿地生态系统发生、发展及演替规律的活教材,这里宝贵的生物资源经历了长期的进化、演化,成为我国干旱区重要的物种基因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