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6-10-06
更新日期: 1970-01-01
编辑:
浏览次数: 4462
标签:
广东省国家自然保护区
概述:
广东河源大桂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源市源城区南部,其北部为新丰江水库部分水面,西面与东源县的新港镇接壤。主要保护对象是涵养水源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以及区内生长的国家和省级珍稀濒危保护动植物。
地质地貌:
广东河源大桂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内地形地貌较复杂,属半山区半丘陵地带,
气候:
广东河源大桂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322 d。据河源气象资料,区内年均气温21.2℃,极端最高温39.3℃,极端最低温-3.8℃。年均降雨量1875 mm,年均蒸发量1275.7 mm,平均风速1.4 m/s,最大风速17.7 m/s,台风时有发生。年均日照时数2003.6 h。平均径流深1120mm。
土壤:
广东河源大桂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土壤类型有赤红壤,分布于海拔300~500 m的低山、丘陵岗地,面积最大。成土母岩为砂页岩、红色砂岩和花岗岩。土层绝大部分超过1 m,pH 5~6.7,有机层15~28 cm。红壤分布于350~550 m的埔前、新丰江库区等地带,以砂页岩、花岗岩为主,局部为砂岩、石英岩,有机质含量3.2%,厚度10~30 cm。山地草甸土分布于1000 m以上的埔前和桂山山顶、山谷,有机质含量6%~12%,呈酸性。石质土由红色砂砾岩和红色砂页岩组成,分布于较高山体的陡坡处,成土母岩为花岗岩、砂页岩、红色砂页岩。
植被:
按照《中国植被》对植被型(全国共29个)的划分,大桂山自然保护区具有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竹林、针叶林、山顶灌草丛,以及人工植被等7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