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6-10-06
更新日期: 1970-01-01
编辑:
浏览次数: 3220
标签:
国家自然保护区
概述:
长乐闽江河口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坐落于福州市的长乐市和马尾区境内,位于长乐市东北部和马尾区东南部交界处闽江入海口区域。地跨长乐市的潭头镇、文岭镇、梅花镇和马尾区的琅岐镇计4个镇12个行政村。保护区总面积3219公顷。长乐闽江河口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重点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众多濒危动物物种和丰富的水鸟资源。属海洋与海岸生态系统类型(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
地质地貌:
长乐闽江河口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以河口浅滩为主,由鳝鱼滩和周边潮间带、河口水域组成,是闽江河流自上游搬运来的泥沙在梅花水道中淤积而形成的河口浅滩。
气候:
长乐闽江河口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几乎无冬。鳝鱼滩及附近浅滩分布区是福建省“十大浪区”之一,终年多为大风,大部分时间刮“向岸风”(北东向风和北北东向风)。鳝鱼滩所在地区的闽江河口呈喇叭状,具备了风暴潮增水的良好条件。潮汐基本上为正规半日潮,涨落潮历时基本相等,比值为1:1.15。
土壤:
长乐闽江河口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湿地类型丰富,包括河口水域、潮间带沙滩、潮间带泥滩、潮间带盐沼、红树林沼泽、岛屿、河口三角洲等类型,其中潮间带泥滩面积最大。保护区土壤主要分布有潮土、风沙土、盐土等土类。
植被:
长乐闽江河口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在植物地理上属冷北极植物区系与古热带植物区系的过渡带,处于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的华南地区。主要植被类型包括红树林、滨海盐沼、滨海沙生植被 3个植被型,有秋茄群落、木麻黄群落、厚藤群落、苦郎树群落、铺地黍群落、中华结缕草群落、芦苇群落、短叶茳芏群落、藨草群落、互花米草群落等11个群系。
现已初步查明有维管束植物52科112属137种,其中蕨类植物7科7属8种,被子植物45科105属129种。红树植物1科1属1种;盐沼植物14科22属23种;沙生植物37科89属113种。湿地上生长的维管束植物主要有秋茄、芦苇、短叶茳芏、藨草、卡开芦和互花米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