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6-10-06
更新日期: 2020-12-18
编辑:zxcvzxcv
浏览次数: 5069
标签:
内蒙古自治区国家自然保护区
概述:
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呼和浩特市至包头市一线以北的阴山山地,阴山山脉中部,是阴山山脉的主体组成部分。以森林生态系统保护为主。区内地势复杂,物种丰富,栖息着大量的珍稀野生动植物,具有生物的自然性、多样性、典型性。
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388577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114038公顷,缓冲区面积85121公顷,实验区面积189418公顷。东以乌兰察布市卓资县上高台林场的东界为界;南从大西沟沿林班线向西至哈拉沁沟,沿沟东坡山脊线向北至卯独庆,再沿山脊线向南至哈拉沁沟口,沿大青山南麓山脚线向西至沟门,沿林班线再至西九峰、天林背,沿邓沙沟、纳令沟至公山湾,再沿五当召林场南界线至昆都仑河谷;西以昆都仑河谷为界;北以乌兰察布市上高台林场的北界为界,向西以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五道沟林场、武川县井尔沟林场、武川县五家村林场的北界为界直至李二沟,向西至马鞍山、后黑沙、三岔口、大敖包山、后店、五分子、小七号,沿白彦沟林场北界线再向西至昆都仑河谷止。
地质地貌:
大青山自然保护区属阴山山脉的主体。西至包头昆都伦河,东至呼和浩特大黑河上游谷地。东西长240多公里,南北宽20~60公里,海拔1800~2000米,主峰大青山海拔2338米。岩石主要由太古代、元古代的片麻岩、大理岩、石英岩和古生代、中生代的砂页岩、砾岩所组成。大青山南北坡明显不对称,北坡平缓,剥蚀残余的低山丘陵和盆地交错分布,逐渐与内蒙古高原连在一起;南坡陡峭,为明显的构造断块地形,断层崖被侵蚀切割,形成一系列断裂三角面,形势险峻。山麓分布有侵蚀残余的低山和众多的山沟,雨后洪流破山而出,造成复式带状洪积扇裙。山沟为流水侵蚀成为宽谷后,往往形成前山与后山的交通孔道。
气候:
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气候为暖温带季风大陆型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侯温和,全年平均气温14.1℃,极端最高气温36.5℃,最低气温-11.1℃,年降水量849毫米,全年无霜期200天以上。
土壤:
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壤为山地栗钙土─山地典型棕褐土─山地淋溶褐土─山地草甸草原土。北麓山间盆地和滩川地的水土条件较好,耕地扩展很快,上限已达海拔1850米。
植被:
保护区地类分为山地森林、灌丛,林间草地、山麓草原,沟谷河流3种类型。
保护区处于半干旱的典型草原地带,有明显的植被垂直分布特征。保护区南麓植被较复杂,海拔1100~1200米的阴坡与1100~1400米的阳坡山麓地带,主要由本氏针茅—冷蒿、本氏针茅—百里香草原群落和百里香草原群落所组成。海拔1300米以下的阴坡下部主要为虎榛子、土庄绣线菊、三裂绣线菊、柄扁桃等中生灌丛及稀疏的杜松林,在干燥、石质的阳坡为白莲蒿群落。海拔1300~1700米的阴坡、半阴坡为油松林与油松—侧柏、油松—杜松混交林及辽东栎林,其上有白桦林和白桦—山杨林,阳坡以线叶菊杂类草草原为主。海拔1700~2100米的阳坡为青海云杉为主组成的山地针叶林,并于阳坡的羊茅草原和线叶菊—羊茅草原相结合。海拔2100米以上的山地顶部,主要为早熟禾和杂类草组成的山地禾草草甸。在海拔不超过2000米的山地,山地顶部一般多为线叶菊杂类草山地草甸草原。保护区北麓植被比较简单,除山地海拔高处阴坡分布有小片山杨、白桦林外,基本上为草原,上部以羊茅和线叶菊山地草原为主,下部(大约在海拔1600米以下)为克氏针茅草原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