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8-03-26
更新日期: 2018-03-26
编辑:xuzhiping
浏览次数: 4814
标签: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家自然保护区
概述:
雅长兰科植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乐业县境内,地处东经106°11ˊ31"—106°27ˊ04",北纬24°44ˊ16"—24°53ˊ58"之间,总面积22062公顷,是中国第一个以兰科植物为保护对象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兰科植物44属115种。
地质地貌:
保护区地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是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的山原地带,也是热带向亚热带过渡的地区,属重要的生态系统交错地带。保护区主要是中山和低山地貌,山脉走向大致呈北西一南东,保护区以花坪谷地为中线,南北部较高,中间较低,区域沟谷纵横,叠峰连绵,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89座,其中1500米以上的有19座,最高的盘古王海拔1971米,最低处一沟口的海拔400米,相对高差达1571米。
水文:
保护区降水偏少,年均降水量1051.7 mm,比广西全区年均降雨量(1510.1mm)减少约1/3,春秋干旱尤其春旱最为严重,相对高差达1571mm。因焚风效应的影响,降水量较少。
气候:
保护区地处桂西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深受季风环流和焚风效应的影响,夏季盛行海洋湿润气团,冬季则为大陆寒冷气团。区域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据花坪气象站资料,保护区年均气温16.3℃,极端最高温41.1℃,最低温-3℃,冬季时有霜雪;年均日照1467.0 h。
土壤:
因焚风效应的影响,降水量较少,海拔500m以下的红水河河谷地带主要分布褐红土,500~1000米主要分布山地红壤,1000米 以上发育成山地黄壤,部分山体顶部则发育成草甸土;受成土母岩影响,在石灰岩地区发育有黑色石灰土和棕色石灰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