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6-10-06
更新日期: 1970-01-01
编辑:
浏览次数: 4965
标签:
吉林省国家自然保护区
概述:
松花江三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地处长白山地向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类别、森林生态类型,“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松花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
松花江三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吉林省东部长白山至中西部平原的过渡地带,位于松花江上游的河源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26°51′40″~127°45′21″,北纬42°20′10″~43°33′06″,总面积为115253.2公顷。
水文:
保护区水系发达,拥有长度在2 km以上河流240余条,集水面积42961 km。主要河流有第二松花江、头道松花江、二道松花江、辉发河等。区内因修建水电站而形成三大人工湖泊,即松花湖、红石湖、白山湖,水域面积达72838 hm ,总有效库容为135.8亿m,最大库容可达180.0亿m,集水区年均径流量136.5亿m,占吉林省地表水总量的38.2%。
气候:
该区气候属北半球温带大陆性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风,夏季温热多雨,秋季凉爽多晴,冬季漫长寒冷。年平均降水量600~830mm,年平均相对湿度58~72%,年平均气温1.9~4.4℃,极端温度最高36.6℃、最低-45℃,全年无霜期92~130天,年日照时数2352~2450h.。
土壤:
保护区的土壤类型分为暗棕壤、灰宗壤和白浆土、冲积土、沼泽土、泥炭土、草甸土、水稻土等8种类型。暗棕壤与白浆土的分布面积约占保护区总面积的75%以上。
植被:
保护区植被丰富,类型多样,可分为针叶林、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灌丛、草甸、沼泽、水生植被等7大类型。有林地面积90655.3h m,活立木蓄积量972.5万m,森林覆盖率达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