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6-10-06
更新日期: 1970-01-01
编辑:
浏览次数: 3624
标签:
广东省国家自然保护区
概述:
广东惠东莲花山白盆珠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惠东县的东北部,由原惠州市莲花山市级自然保护区和白盆珠水源林市级自然保护区合并而成,于2004年1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莲花山白盆珠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为14034.1公顷。
广东惠东莲花山白盆珠省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和内陆性湿地生态系统及候鸟栖息繁育环境。是集生物资源和环境资源保护、科学研究、科普教育、生态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
地质地貌:
莲花山山体古老,属粤东地块东端,中生代以来一直处于上升状态,侏罗纪末期由于燕山运动导致大规模的花岗岩侵入和构造断裂活动,形成东北—西南走向的断裂带,主要由中生代燕山期花岗岩和喷出岩构成。在漫长的上升运动中,大部分花岗岩体上覆盖地层已被剥蚀,花岗岩露出成为花岗岩窟窿山地。地貌类型有F4.1G花岗岩丘陵、F5.2G花岗岩中山、F5.2V喷出岩中山和F2.3洪积阶地。
区内莲花山呈东北—西南走向,主峰高1337.3m,为粤东南第一峰,最低海拔为75m。山地受构造支配地势东北高,坡度较大,多在25°以上,部分坡度40°-50°。其西南部为东江谷地,上游为西枝江腹地。区内峰峦起伏、沟壑纵横,形成众多河流汇集到白盆珠水库。
水文:
广东惠东莲花山白盆珠省级自然保护区内河流属东江支流西枝江上游的集水溪流,有一库容12.2亿立方米的白盆珠水库,其水源由六条主要水系组成:①横瑶河,位于水库东南面,系与莲花山主峰及附近森林集水区山涧汇聚而成的较大河流;②新丰河,莲花山的西北面山地森林集水流域;③横坑河,源于莲花山西部;④石头坑河;⑤芋坑河,水库北坡流入;⑥坑屯河水,即西枝江的上游,是汇入白盆珠水库的一条最大河流。
气候:
保护区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22.0℃,年均日照时数2038.9h,≥10oC年积温7947.9℃;年均降雨量1935.7mm;年均相对湿度80%,年蒸发量1875mm,常年基本无霜,气候垂直差异大。
土壤:
由于海拔高差大,土壤发育有明显垂直带谱。海拔400m以下为赤红壤,400~800m的山腰为山地红壤,800~1000m为山地黄壤,海拔1000m以上为山地灌丛草甸土。
由于保护区海拔高差大及人类经营,土壤发育成灌丛草甸、常绿阔叶林、半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沟谷阔叶林和人工湿地松林5个主要植被类型土壤。
植被:
惠东莲花山白盆珠自然保护区植物种类丰富,截至2014年9月,共有维管植物204科745属1549种,分别占广东省280科1645属7055种的72.9﹪、45.3﹪和22.0﹪,即其物种数占全省的22.0﹪,其中,蕨类植物30科52属104种;裸子植物10科16属21种;被子植物164科577属1424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