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呼中国家级森林生态自然保护区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呼中国家级森林生态自然保护区
发布日期: 2016-10-06 更新日期: 1970-01-01 编辑: 浏览次数: 4240
标签:
概述:

黑龙江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呼中区境内,面积19.4万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寒温带针叶林及珍稀动植物。呼中自然保护区黑龙江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最北部,面积最大的寒温带原生明亮针叶林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是中国寒温带明亮针叶林生态系统国家保护样本和物种基因库。

类型
森林生态
级别
国家
主管部门
林业
序号:
黑215
保护区名称:
呼中
行政区域:
大兴安岭地区
面积(hm2):
167 213
主要保护对象:
寒温带针叶落叶林生态系统及野生动植物
始建时间:
1984/5/9
地质地貌:
保护区的地貌属于中低山冰缘(或冻土)地貌。在地形地势上保持着中生代以来的基本轮廓。构成本区山体的主要岩石为花岗岩、石英粗面岩、玄武岩、石英斑岩等。地势总的趋势是西高东低,山峦连绵,地势起伏,海拔高度多在 800-- 1200 米 之间。
水文:
保护区内河流属黑龙江水系,是呼玛河的发源地。区内河网溪密布,呼玛尔河、加占多拉玛鲁河、沙诺杭纳霍马鲁河、山洛杭纳霍马鲁河分别发源于保护区西北、西南,在中部,汇合成呼玛河后,向东北流去注入黑龙江。本区的水量丰枯,水位高低变化 随季节面异。一般以冬季水位最低,夏中时水位最高。由于森林植被及其凋落层阻碍了地表径流和雨水的蒸发,使地下水冻结层上水资源和冻结层下水资源得以保留。
气候:
保护区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季节温差大,冬季漫长寒冷且大量积雪,夏季短暂温暖面多雨,春秋两季明显,表现为春季温度骤升、秋季温度骤降。一年四季和昼夜温差较大。保护区年平均气温为-4 ℃ 。极端最低气温达-47.4 ℃ ,极端最高气温为32.0 ℃ 。最冷月为1月份,平均气温为-35.8 ℃ ;最热月为7月份,平均气温24.5 ℃ ,气温年较差达60 ℃ 以是保护区年平均降水量458.3 毫米 。保护区年相对湿度平均为71% 。年蒸发量平均为 911 毫米 。保护区冬季多为西风或西北风,夏季常为南风或东南风,春秋两季为西北风和西南风。黑龙江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无霜期一般在80 -100 天之间,早霜多见于9月上旬,晚霜多见于5月下旬,植物生长期为 100 天左右。
土壤:
区内土壤共分为四类,具体为:棕色针叶林土、草甸土、沼泽土和石质土。
植被:
社会经济: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