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安溪县安溪云中山省级森林生态自然保护区

福建省安溪县安溪云中山省级森林生态自然保护区
发布日期: 2016-10-06 更新日期: 1970-01-01 编辑: 浏览次数: 3849
标签:
概述:

安溪云中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安溪县西北部,位于福田、感德、桃舟三乡镇交界处,介于东经117°36′—117°44′,北纬25°16′—25°20′之间。东起感德镇尾厝村和福德林场交接处,西至福前农场芥菜坑外仑,南与丰田林场接壤,北与漳平市溪南乡毗邻。安溪至大深公路以及漳泉铁路贯穿全境。

保护区于2001年10月由省政府批准设立。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中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过渡带,是典型的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尤其是把晋江源头和九龙江支流源头原生植被和濒危动植物物种作为保护的重点。

类型
森林生态
级别
省级
主管部门
林业
序号:
闽29
保护区名称:
安溪云中山
行政区域:
安溪县
面积(hm2):
4 095
主要保护对象:
晋江源头森林及黄腹角雉、南方红豆杉
始建时间:
2001/10/8
地质地貌:
云中山是戴云山脉东南的延伸,地貌以中山为主,本区低处福前农场后狮坂海拔270米,相对高差1330米。以主峰太华山为主,山脉总体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主峰太华尖海拔1600m,是安溪县第一高峰。与太华山连绵并列海拔1400米以上的山峰有5座,常年云雾缭绕,故称云中山。 该保护区地质构造为政和—大沛断裂带和长乐南沃断裂带之间,为福建东部新华夏系火山岩基地隆起带,全境多为中生代火山岩和燕山期花岗岩。
水文:
保护区的北部聚雨汇入晋江,成为晋江源头,南部聚雨汇入洛溪,再流入九龙江,成为九龙江重要支流。由于处于中亚热带南缘,属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部亚地带区域。
气候:
该保护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早晚温差大,具有典型的多雾高温等山地气候特征。
土壤:
土壤类型垂直分布明显,海拔800米以下主要是山地红壤、暗红壤,800—1000米主要是黄红壤,1000米以上多为山地黄壤,红壤和黄红壤所占比例较大,肥力较高。
植被:
保护区内有山地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针叶林、竹林、灌丛等6个植被型,有丝栗栲林、钩栲+南岭栲林、青冈林、福建青冈林、红南林、红楠+大叶苦石栎林、罗浮栲林、木荷林、阿丁枫林、华南吴茱萸林、水青冈林、檫树林、南方红豆杉+红楠林、马尾松+枫香林、马尾松林、黄山松林、杉木林、毛竹林、石竹林、满山红灌丛等20个群20个群丛 。 保护区内有维管束植物152科496属939种,其中蕨类植物29科44属68种、裸子植物7科8属9种、被子植物116科444属862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有9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的有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1种国家二级保护的有刺桫椤(Alsophila spiunlosa)、福建桫椤(Gymnosphaera lampricanlon)、金毛狗(Cibotiam barometz)、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浙江楠(Phoebe chekiangensis)、花榈木(Ormosia henryi)、红豆树(Ormosia hosiei)等8种。
社会经济: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