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6-10-06
更新日期: 1970-01-01
编辑:
浏览次数: 3868
标签:
黑龙江省国家自然保护区
概述:
黑龙江乌裕尔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齐齐哈尔市富裕县内,属于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根据2013年数据,保护区总面积55423公顷,主要保护对象有丹顶鹤、东方白鹳等7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天鹅等32种二级保护动物和国家重点保护植物野大豆等。
地质地貌:
黑龙江乌裕尔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势为自东北向西南缓倾斜,海拔150-220m。东北部为小兴安岭山前高平原,地面波状起伏,宽沟与岗阜相间;中部为乌裕尔河,嫩江及其支流的河谷冲积平原,地面平坦,部分地区分布有沙岗,自然堤及少数洼地;南部为宽广的河流冲积平原,地势低平。在地貌成因上,该地主要受到河流和风力双重影响。由于嫩江和乌裕尔河的冲击作用及北半球流体右偏,嫩江主河道西移在本区留下许多自然阶地和众多的沙丘漫岗等风成地貌穿插分布,使本区雕塑堆砌成以波状起伏、丘岗错落、河道溪流纵横、湖泊泡沼密布的低平原区河湖相冲积地貌为主的复杂的微地貌类型。
水文:
黑龙江乌裕尔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嫩江水系,地表水体主要是乌裕尔河,平均河水深1.3米,水流平缓,水资源补给位大气降水。地表水PH值7.0,矿化度1.2克/升。地下水排泄和循环慢,地表水径流也缓慢,一些闭合洼地则季节性或常年积水,地下水位高,一般有1.5m左右。单井涌水量为每天200-600 立方米,矿化度<1g/L,pH值6.7-8.45。
气候:
黑龙江乌裕尔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年平均降水量为427.4mm,最少只有284mm,降水最多的月一般在7月,该月平均降水量138mm,最多时达273mm,最少时只有21mm。降水最少的月份一般在1月,该月平均降水量为1.3mm,最多高近10mm,最少时降水量为0。该地区年平均气温3.1℃,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平均气温-19.2℃,极端最低气温-39.5℃。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平均气温22.8℃,平均最高气温27.8℃,极端最高气温39.9℃。正常年份,初霜在9月下旬,终霜在5月上旬,平均无霜期为130天左右。在11月上旬,终雪在3月末,降雪期为150天左右。雪量,平均在20-30cm,积雪日期为120天左右,最大可出现50cm以上积雪。区内冻土一般在11月15日左右开始稳定冻结。冻土日期最短年份为 182天,最长年份为216天。冻土深度,最深在1.8m,最小深度为1.2m,年平均深度为1.5m。
土壤:
根据2013年数据,黑龙江乌裕尔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发生发育并分布有6个土类,13个亚类,即黑钙土、草甸土、碱土、盐土、沼泽土和沙土。主要土壤是草甸沼泽土,其次是潜育草甸土和碳酸盐草甸土,大约占该区面积的60%,分布较为集中成片,风沙土、黑钙土、盐土、碱土的面积不足40%,其分布广,又零散。成土母质主要是第四纪河湖相沉积物,大多含有数量不同的石灰和可溶盐,质地重,渗透性差。其中河流沉积的细沙,经风力搬运后以带状或丘状堆积在冲积平原上,沙地上均有成土过程,但土体发育不完全,质地轻,粘粒含量少,结构性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