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威宁草海国家级内陆湿地自然保护区

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威宁草海国家级内陆湿地自然保护区
发布日期: 2016-10-06 更新日期: 1970-01-01 编辑: 浏览次数: 6953
标签:
概述:

贵州威宁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贵州省西部威宁县县城西南面,保护区面积120平方公里, 其中水域面积46.5平方公里。是一个完整、典型的高原湿地生态系统、是黑颈鹤等228种鸟类的重要越冬地和迁徙中转站;是中国著名三大高原湖泊(草海、滇池,青海湖)之一、贵州最大的高原天然淡水湖泊、中国Ⅰ级重要湿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世界十大观鸟基地,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旅游胜地,被誉为“贵州旅游皇冠上的一块蓝宝石”;有“高原明珠”、“鸟类王国”等美誉。 1985年2月8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复)(85)黔府通45号“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威宁草海自然保护区有关问题的批复”,成立了草海省级自然保护区; 1992年10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函[1992]166号批复草海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类型
海洋海岸
级别
国家
主管部门
林业
序号:
黔74
保护区名称:
威宁草海
行政区域: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
面积(hm2):
12 000
主要保护对象:
高原湿地生态系统及黑颈鹤等
始建时间:
1985/1/1
地质地貌:
从地质构造来说,草海自然保护区位于黔西山字型西翼反射弧,威宁水城大背斜向北弯曲的顶端部位。从地貌上看,草海自然保护区为起伏急剧的高原中山狭谷,且成阶梯状的高原山原地貌。草海盆地的地形趋势,西、南、东三面较高。自盆地中心向北逐渐降低,成为草海湖盆的泄水方向。草海湖盆周围属高原缓丘(溶丘),地形平缓开阔,地面起伏极小。由湖盆向外,地貌为高原丘陵盆地,地面起伏较大。
水文:
草海属长江水系,是金沙江支流横江的格泽河的上源湖泊。草海的水源补给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其次是地下水补给。草海湖集雨面积120平方千米,年汇水量约800~900万m,水资源极为丰富,是贵州高原上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泊。汇入草海的河流有卯家海子河、东山河、白马河和大中河等小河流,它们大多数是发源于泉水的短小河溪,其流量随降水的季节变化而变动。 草海湖,水域面积为46.5平方千米,正常水位2171.7m,最大水深5m。受降雨影响,草海湖水域面积因季节而发生变化。
气候:
贵州威宁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温带气候,年平均降雨量约950毫米,年平均气温10.5℃,平均相对湿度79%。保护区气候特征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夏秋湿润、冬春干燥,干湿季节明显,干季11月~第二年4月,湿季5月~10月,低湿干燥,昼夜温差大。年均温为10.6℃,年均降水量约为1000毫米,相对湿度80%。
土壤:
贵州威宁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壤类型划分为黄棕壤、沼泽土、石灰土和石质土四个土类。其中,耕地土壤有黄灰泡土、黑灰泡土、火石灰泡土、黏质灰泡土、小黄泥灰泡土、大黄泥灰泡土、岩灰泡土、灰泡黏土等15个土种。
植被:
截止到2013年,贵州威宁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草地和沼泽地的植物有荆三梭、水葱、水毛花、菖蒲、水芹、两栖蓼、四角菱、金鱼藻、轮藻、水车前、狐尾藻和萍。周围地区有一些由华山松与云南松组成的人工松林和灌丛杜鹃。
社会经济: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