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6-10-06
更新日期: 1970-01-01
编辑:
浏览次数: 3559
标签:
云南省国家自然保护区
概述:
云南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境内,总面积14475公顷,是1983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云政函[1983]58号文件正式批准建立的,是云南省最早建立的省级自然保护区之一。在保护区内世界珍稀、特有野生动物除滇金丝猴外还有金钱豹、云豹、金雕、红瘰疣螈、云南红豆杉、云南榧树等国家Ⅰ、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40种以及大噪鹛、红腹角雉、金江湍蛙、草绿龙蜥、云龙箭竹、云龙报春等众多地区特有种。主要保护对象:滇金丝猴等珍稀濒危动植物及其生存环境;云南松种质资源、天池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
云南省云龙天池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境内,地理坐标处于东经99°11′36″~99°20′34",北纬25°49′48"~26°14′ 16"之间,南北长约45km,东西宽约14km,总面积14475hm2。
地质地貌:
保护区位于云岭山脉向南延伸至云龙县境内的雪盘山中上部,地势起伏大,山高谷深,地表崎岖。最低点海拔2100.0m,最高点3638.9m,相对高差 1538.9m。地貌类型主要有构造侵蚀高山、中山、古夷平面、剥蚀面、盆地、峡谷、冲—洪积扇、单面山、断层崖等。区域地貌系深切割的构造侵蚀高山、高中山峡谷,蕴含有独特的地质、地貌景观,例如断陷湖泊、峡谷、地质剖面、断层崖、瀑布等。在云南地貌区划中位于滇西“云岭高山山原亚区”西南部,是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内高山地貌及其演化的典型地区之一。
气候:
保护区位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低纬高原季风气候和山地立体气候十分显着。夏秋季节主要受西南暖湿气流控制,降水丰富,气温高,雨热同期;冬春季节主要受西风南支急流,其次是沿横断山脉峡谷南侵的冷锋天气系统的控制,天气晴朗,日照充足,气温较高,降水稀少,风速大,湿度小,偶见雨雪、霜冻和低温天气。山体较大的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差致使保护区及附近地区气候垂直分异显着,从澜沧江河谷到龙马山山顶,依次出现南亚热带(海拔1400m以下)、中亚热带(海拔1400~1700m)、北亚热带(海拔1700~2000m)、暖温带(海拔 2000~2400m)、中温带(海拔2400~3000m)、寒温带(海拔3000~3638.9m)6个垂直气候带。同一气候带内,阴坡与阳坡,山脊、山顶与河谷、箐沟,小气候存在显着差异。
植被:
天池自然保护区共记载维管植物168科477属1118种,其中有蕨类20科36属77 种;裸子植物5科12属,23种;被子植物143科429属1018种;合计有种子植物148科441属1041种。区内分布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有14 种,隶属9科11属,以裸子植物居多。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植物有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 chinensis、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 mairei、云南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T. yunnanensis)、云南榧树Torreya yunnanensis4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松茸Tricholoma matsutak、油麦吊云杉Picea brachytyla var. complanata、贡山三尖杉Cephalotaxus lanceolata、长喙厚朴Magnolia rostrata、西康玉兰Magnolia wilsonii、葶花Skapanthus oreophilus、异颖草Deyeuxia petelotii 7种;云南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新樟Neocinnamomum delavayi、长梗润楠Machilus longipedicellata和云南枫杨Pterocarya delavayi 3种。目前,局限于本区分布的狭域特有种仍然仅发现有云龙箭竹Fargesia papyrifera、云龙报春Primula prevernalis2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