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张家界大鲵国家级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

湖南省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张家界大鲵国家级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
发布日期: 2016-10-06 更新日期: 1970-01-01 编辑: 浏览次数: 4353
标签:
概述:

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6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大鲵及其生态环境。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武陵山脉东段,境内以山地为主,最高峰斗蓬山海拔1890.4米,是湖南湘、资、沅、澧四大水系的发源地。

类型
野生植物
级别
国家
主管部门
农业
序号:
湘36
保护区名称:
张家界大鲵
行政区域:
张家界市武陵源区
面积(hm2):
14 285
主要保护对象:
大鲵及其栖息生境
始建时间:
1996/11/29
地质地貌:
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地质遗迹类型为砂岩峰林地貌、岩溶洞穴。大小溶洞40余个,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黄龙洞,全长7.5公里,洞内分为四层,景观奇异,是东南亚岩溶景观的缩影。
水文:
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武陵山脉东段,境内以山地为主,最高峰斗蓬山海拔1890.4米,是湖南湘、资、沅、澧四大水系的发源地。整个保护区水域面积约14285公顷,属澧水有1-4级支流290条,沅水有1-4级支流72条。众多的瀑、泉、溪、潭、湖各呈其妙。金鞭溪是一条十余公里长的溪流,从张家界沿溪一直可以走到索溪峪。
气候:
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由于太平洋东南季风受到武陵山脉的阻挡,形成当地的季雨气候,整个区域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光、热、水资源丰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3.4℃,年平均最高气温24.3℃,雨水充沛,相对湿度达77%。
土壤:
湖南张家界大鲵自然保护区属山系,经侵蚀、风化形成奇特的地貌,有形态奇异的石峰2000多座,是著名风景胜地。
植被:
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木本植物 500多种,特产、珍贵树种有银杏、长苞铁杉、南方红豆杉、香榧、鹅掌楸、珙桐、连香树、香果树等。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珙桐、伯乐树、南方红豆杉等5种,二级保护植物白豆杉、杜仲、厚朴等16种。
社会经济: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