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6-10-06
更新日期: 1970-01-01
编辑:
浏览次数: 5266
标签:
西藏自治区国家自然保护区
概述:
西藏类乌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西藏自治区东昌都地区北部,类乌齐县西部,总面积120614.6,公顷。西藏类乌齐马鹿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93年,2005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主要是保护对象马鹿及其生存环境,属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
地质地貌:
类乌齐马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念青唐古拉山余脉伯舒拉岭西北,他念他翁山东南。地貌属于横断山峡谷与高原湖盆过渡地带,山体完整,地形开阔平缓,是西藏东部森林地区的北边缘,坡度在20~25°之间,相对高差500~1000米。地形沿澜沧江支流吉曲、柴曲和格曲由西北向东南走向,呈现西高东低趋势,平均海拔4500米。
水文:
类乌齐马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流有澜沧江支流吉曲、柴曲和格曲由。
气候:
类乌齐马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高原温带半湿润性气候。光照充足,年温差小,昼夜温差大,气温偏低。年平均气温2.5℃。1月份平均气温为-6℃,7月份平均气温为12℃。日平均气温5℃以上持续期在120天,日平均气温0℃以上持续期在250天。气温平均日差在15℃。年平均无霜期只有5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163小时。年雹日在18天以上,大风日在80天以上,年均温1~3℃,无绝对无霜期。年平均降水量566毫米。
植被:
自然植被:类乌齐自然保护区自然植被可大致分为6个植被型组、9个植被型、22个群系。植被类型多样,植被类型完整,自然景观优美,所含物种丰富,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
森林植被:类乌齐自然保护区现有有林地8716.4公顷。森林植被主要分布于东南部及紫曲河西岸较低海拔的山坡,主要建群种为川西云杉和大果圆柏。川西云杉林分布于阴坡、半阴坡。大果圆柏分布于阳坡、半阳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