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6-10-06
更新日期: 1970-01-01
编辑:
浏览次数: 4508
标签:
云南省国家自然保护区
概述:
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于1980年,位于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和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境内,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野生生物类别、野生动物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孟加拉虎、亚洲象、豚鹿、白掌长臂猿、黑冠长臂猿等珍稀野生动物及其栖息的多种森林环境。
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为北纬23°09′—23°40′、东经98°57′—99°26′之间,西起沧源县小母空山顶经班洪村到耿马县三家村,东自沧源县登革洛河岔口到耿马县石楼梯,南起沧源县勐角林场,北到耿马县三叉河。
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横断山脉的高山峡谷地貌。最高峰海拔2302米,谷地海拔450米,保护区处于其中的南滚河上游及其河谷上。
地质地貌:
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横断山脉的高山峡谷地貌。最高峰海拔2302米,谷地海拔450米,保护区处于其中的南滚河上游及其河谷上。
水文:
保护区内有40多条主要河流。如南滚河、南汀河、勐董河、新芽河、富公河、小黑河等。南滚河发源于俄山西坡,上游芒库河及新芽河在保护区边缘的红卫桥汇合,最长河48.45km;南汀河发源窝坎大山,上游富公河,流至南令河,全长100km,年产水量4亿立方米,相汇流入南汀河。
气候:
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气候年均温12.4℃;年降水量2834毫米。全区有着低纬气候、季风气候、山原气候的特点,低纬气候表现为四季温差不大,季风气候表现为干湿季分明,山原气候表现为垂直气温变异显著
土壤:
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土壤主要分布有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壤、黄棕壤、石灰土、紫色土,由于该区域地形为深切—中山山地地貌,高差悬殊大,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水温、土温渐低,生物种类、植物群落明显变化,这种地形、地貌引起的生物、气候差异,导致了不同的成土过程,使保护区的土壤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
植被:
①截止到2012年,保护区高等植物有97科400多种。顶极植被为热带季雨林、雨林,还有季风常绿阔叶林。主要组成和珍稀树种有红椎、木莲、楠木、桢楠、润楠、红椿、麻楝、滇石梓、多果榄仁、琴叶风吹楠、八宝树、番龙眼、灯台树、铁力木、见血封喉以及云南松、箭竹、木棉等。
②国家保护植物三级有楠木、多果榄仁、红椿、琴叶风吹楠、见血封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