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6-10-06
更新日期: 1970-01-01
编辑:
浏览次数: 4480
标签:
湖北省国家自然保护区
概述:
洪湖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北省东南部荆州市,地处长江中游北岸,系江汉平原四湖流域的下游,长江中游江汉湖群,是中国第七大淡水湖,是长江与汉水支流东荆河之间的河间洼地。 保护区保护面积37088公顷,属自然生态系统类的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淡水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及珍稀水禽。 2008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地质地貌:
洪湖属中国东部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的江汉沉降区,是由燕山运动开始形成的内陆断陷盆地;是长江和汉水支流东荆河之间的大型浅水洼地壅塞湖,具有典型的泛洪平原的地貌组合特征。湖底海拔22.5m,一般地面海拔24~28m。
气候:
洪湖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温15.9℃~16.6℃,7月均温28.9℃,1月均温3.8℃;≥10℃年积温为5100℃~5300℃,无霜期250天以上;年均降水量1000~1300mm,年均蒸发量1354mm。
土壤:
土壤类型主要有水稻土河潮土,在湖洲滩地上有少面积的草甸土分布。
植被:
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有维管束植物472种21变种1变型种,浮游植物280种,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在维管束植物中,有水生植物158种5变种。
(1)浮游植物:洪湖浮游植物,隶属7门、77属、280种(包括变种、变型种),按种类多少依次有:绿藻门(Chlorophyta)32属133种;硅藻门 (Bacillariophyta)20属97种;蓝藻门(Cyanophyta)13属、26种;还有裸藻门(Euglenophyta)、金藻门(Chrysophyta)、甲藻门(Pyrrophyta)、隐藻门(Cryptophyta)等。洪湖四季分明的亚热带气候条件引起藻类群落结构发生相应季节变化明显,全年出现两个高峰季节。
(2)水生高等植物:洪湖水面开阔,水浅,气候适宜,日照时间长,底泥营养物质丰富,促进了水生植物群落的生长。1992年以来,通过对洪湖及其近岸小水体中的水生植物进行了调查鉴定,洪湖水生高等植物计有158种5变种,共163个分类群,隶属于44科、91属。其中蕨类植物5科、5属、5种,裸子植物2科、2属、4种,双子叶植物25科、44属、68种1变种,单子叶植物12科、40属、81种4变种。在这163个分类群中,湿生植物有89种2变种,挺水植物有22种5变种,浮叶根生植物有12种,漂浮植物有13种,沉水植物有20种,它们分别占洪湖水生植物区系的55.83%、16.56%、7.36%,7.98%和 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