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彭州市白水河国家级森林生态自然保护区

四川省彭州市白水河国家级森林生态自然保护区
发布日期: 2016-10-06 更新日期: 1970-01-01 编辑: 浏览次数: 4243
标签:
概述:

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盆地西北边缘的彭州市境内;距成都70公里。总面积301.5平方公里。地埋位置为东经103º41′-103º57′,北纬31º10′-31º29′,属森林及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

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四川保护区中距省会城市成都最近的以保护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植物和生物多样性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类型
森林生态
级别
国家
主管部门
林业
序号:
川05
保护区名称:
白水河
行政区域:
彭州市
面积(hm2):
30 150
主要保护对象:
森林生态系统、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野生动植物
始建时间:
1996/1/1
地质地貌:
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龙门山褶皱带的中南段,地质上属于横断山东部,是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段的典型地貌地带,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递增,最低海拔1480米,最高海拔太子城4818米,由于地形剧烈切割,山谷成“V”型和“U”型发育,相对高差悬殊,形成山高坡陡谷窄的地貌特征。区内水文属长江支流沱江发源地之一,水力资源极为丰富
水文:
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河流属沱江水系湔江上游。本区河流主要有银厂沟、龙漕沟、牛圈沟汇集区内50余条岔沟之水注入湔江,湔江流经境内20余公里,据有关水文资料,湔江年均流量26.3立方米/秒,枯水期2.11立方米/秒(12月到次年的3月),最大洪水流量4490立方米/秒左右(8—9月),落差大,水流湍急,河水终年不断,是成都平原重要的水源涵养地。
气候:
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由于地形和海拔的影响,气候具有下列特点。气温垂直分异明显,形成山地垂直气候带,随海拔由低到高分别为:北亚热带、山地暖温带、山地中温带、山地寒温带、山地亚寒带。降水量多,降雨集中,多暴雨,冬季以固态降水为主,年降水量966.9毫米,年蒸发量980毫米左右。雨日多,日照少,湿度大,年日照时数1300 — 1400小时,年无霜期278天左右。全区极高气温和极低气温分别为29.8 ℃ — 5.1℃,年平均气温12.3℃,大于0℃以上积温4000 — 5000℃,山地年平均气温递降率为0.6℃/100米,区内气候适宜大熊猫可食竹生长。
土壤:
植被:
维管束植物164科695属1770种,其中蕨类植物25科,57属,151种;种子植物139科,638属,1619种。保护区内古老、特有的种数十分丰富,原始古老植物有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等多种植物。保护区植物中属我国特有属约有22属,占全国特有属数的11.22%,这些特有的属大都为单种属和少种属,如珙桐、连香树、水青树、香果树、串果藤、大血藤等。
社会经济: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