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伊春市新青区新青白头鹤国家级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

黑龙江省伊春市新青区新青白头鹤国家级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
发布日期: 2016-10-06 更新日期: 1970-01-01 编辑: 浏览次数: 4931
标签:
概述:

黑龙江新青白头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黑龙江省东北部,小兴安岭主脉东侧北坡。保护区位于《全国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体系规划研究》所列16个中国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的吉林长白山地区内,处于中国东北泥炭沼泽集中分布区,拥有小兴安岭山脉保存最完整的多种典型湿地组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考察认定为大面积群落清晰、保存完整的典型泥碳沼泽湿地。

类型
野生植物
级别
国家
主管部门
林业
序号:
黑93
保护区名称:
新青白头鹤
行政区域:
伊春市新青区
面积(hm2):
62 567
主要保护对象:
白头鹤、驼鹿等珍稀动物及北温带森林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
始建时间:
2004/4/27
地质地貌:
黑龙江新青白头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是位于新华夏构造体系第二隆起带小兴安岭隆起东南侧,区内主要构造方向为北向和北北东向。地质构造前身是古生代末期海西宁运动,华里西隆起褶皱构造带,表现为北北东向和北东向的一系列断层。区域内岩浆岩主要是区域变质岩,基岩绝大部分是岩浆岩,由侵入而未喷出的结晶花岗岩和花岗片麻岩组成露出地面,喷出地面的岩浆岩形成的玄武岩。 白头鹤在地质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强烈的地壳运动,岩浆活动,沉积作用和变质作用。在早古生代以前,为稳定的浅海环境,随着地壳运动,海槽不断下降,海底火山喷发出大量中基性火山岩,并在较深海槽里沉积了泥钙质及泥质物质,其中并有超基性岩侵入。后来,地壳运动又表现为上升为主,升降震荡,接受了陆源碎屑沉积。受加里东运动的影响,表现为隆起地块,受裂陷作用的影响,地块活化,裂陷,发育了陆相中酸性火山岩及湖泊沉积。
水文:
白头鹤境内有较大河流十一条,以小兴安岭为界,形成东西两大水系。小兴安岭以东归黑龙江水系的有嘉荫河、小渔河、笑山河、乌拉嘎河、西北岔河、柳树河、结烈河。小兴安岭以西归松花江水系的有汤旺河、抗美河、援朝河、头道新青河。
气候:
土壤:
植被:
白头鹤保护区在植物区系构成上属长白植物区系(亦称满洲植物区系)。按中国植被区划理论归于小兴安岭——老爷岭植物区的小兴安岭——张广才岭亚区。保护区内植物资源极为丰富,分布有174科1011种,其中地衣植物12科80种,苔藓植物53科169种,蕨类植物14科49种,裸子植物2科7种,被子植物93科706种。根据1999年国家林业局和农业部联合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保护区分布有国家珍稀濒危Ⅱ级保护植物7种,即红松、浮叶慈菇、野大豆、水曲柳、钻天柳、黄檗和紫椴
社会经济: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