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庄河市辽宁仙人洞国家级森林生态自然保护区

辽宁省庄河市辽宁仙人洞国家级森林生态自然保护区
发布日期: 2016-10-06 更新日期: 1970-01-01 编辑: 浏览次数: 4992
标签:
概述:

仙人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辽宁省庄河市境内,面积3575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赤松林、栎林及自然景观。地处千山山脉,为长白、华北两大植物区系的过渡地带,分布有国内独特的三桠钓樟—蒙古栎混交林,高等植物有810种,高等动物有196种,其中鸟类137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金雕、白尾海雕等8种。保护区内山势险峻、峰峦起伏,在头道沟沟口有一岩洞,名为仙人洞,是大连市远郊的一个风景胜地,并分布有大面积的前震旦系假岩溶地貌景观。该区的动植物区系、地质地貌在国内外都有特殊的保护和科研价值。

类型
森林生态
级别
国家
主管部门
林业
序号:
辽19
保护区名称:
辽宁仙人洞
行政区域:
庄河市
面积(hm2):
3 575
主要保护对象:
森林生态系统
始建时间:
1981/9/15
地质地貌:
仙人洞保护区的地层属华北地层区辽东分区辽南小区。区内裸露的地层主要是元古界前震旦系和部分新生界第四系地层。其中,以前震旦系辽河群的榆树砬子组构成本区地层骨架。山地系由前震旦纪的石英岩、夹绢云母石英片岩和变质砂质岩形成的峰林、山峦、幽谷、岩柱、洞穴、孤石、悬崖地貌景观,壮观奇特,类型齐全,是国内少见而又不可多得的石英岩峰林地貌及冰川地貌。
水文:
保护区内有庄河水系和英那河水系,境内集水面积20.5KM2。英那河、小峪河流经全区,年平均径流总量11326万m3,河流水质清澈见底,水质甘甜,PH值为6.6—6.9,总硬度11.4—11.5,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是大连市城市用水的源头。地下水类型以第四纪松散岩层孔隙水为主,伴有少量的基层裂隙水,泉多为下降泉,单泉涌水量一般在40吨/日。
气候:
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南濒黄海,夏季受海洋季风影响,多为东南风,冬季多为西北风,寒潮侵袭时有严寒,春秋两季气候凉爽。四季温和,雨热同季,光照和降雨集中,并具有一定海洋性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8.7摄氏度,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6.0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25.2摄氏度;无霜期181.9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323.5小时;年均相对湿度69%;平均风速2.9米/秒;年均降水量799毫米,多集中在7、8、9三个月。
土壤:
主要以石英岩典型棕壤和石英岩棕壤性土棕壤为主,属于东部森林土壤区域,辽中—华北棕壤、褐土、黑土土区。土壤类型为棕壤土类,亚类以棕壤性土棕壤为主,占总面积60%,只有30%地块为棕壤,还有10%裸岩。 土壤质地多为中壤土。土壤呈微酸性,PH值为5.05—6.20,土壤孔隙度为45%—50%,土壤通气性、透水性及持水能力比较协调,具有较高的肥力水平,有利于林木生长。 区域范围在功能分区上,保护区区划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三个功能区。其中核心区面积780.7公顷,是保护区内原生植被保存最完整的区域,缓冲区876.2公顷,实验区面积1917.8公顷。
植被:
保护区的植物群落可分为6个植被型组,9个植被型23个群系,33个群丛组,49个群丛。其中天然赤松—栎林植物群落,生长稳定,长势良好,是目前亚洲最大的赤松—栎林植物群落。
社会经济: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