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6-10-06
更新日期: 1970-01-01
编辑:
浏览次数: 3955
标签:
云南省国家自然保护区
概述:
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地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边、河口、蒙自、个旧四县(市),面积为43993hm²,其中核心区17379hm²,缓冲区14137 hm²,实验区12477 hm²。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1986年3月,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大围山省级自然保护区,2001年6月,国务院批准大围山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行政区域:
屏边苗族自治县、河口瑶族自治县、个旧市、蒙自县
气候:
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处于回归线附近,受回归线高压的下降气流的控制,但气候类型仍是一种湿润型的亚热带气候,在保护区内更为湿润,年降水量均超过1500mm,河口达1777.7mm 。其原因就是来源于海洋上的湿热气流,沿谷地或山坡上升前进的过程中形成大量降水,即使不是雨日,在海拔1400~1800m一带的非云雾带内,也经常大雾迷漫,大围山的东坡及东北坡最为明显,在保护区大门下方的垭口与大凹腰一带更为突出。
影响保护区的气流雨季为东南暖湿气流和西南暖湿气流,因距北部湾距离较近,来自洋面暖湿气流沿东南敞开的河谷抵达本区,形成大量降水,整个雨季占全年降水的80%,形成高湿的夏半年;干季降水量占全年的20%左右,但因干季有浓雾的补偿,使区内终年湿度较大,年均相对湿度达85%。
植被:
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国家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61种,隶属35科,50属,占国家389种保护植物的15.9%,占云南省分布的156种国家保护植物的39.7%。
其中,Ⅰ级保护植物16个种(多歧苏铁、叉叶苏铁、滇南苏铁、宽叶苏铁、红河苏铁、望天树、长蕊木兰、伯乐树、毛坡垒、东京龙脑香、水松、云南穗花杉、蚬木、蓖子三尖杉等)。
Ⅱ级保护植物37个种(桫椤、显脉金花茶、福建柏、东京桐、柄翅果、木董棕、云南拟单性木兰等)。
考察发现保护植物4种:a.山红树(Pellacalyx yunnanensis);b.银鹊树(Tapiscia sinensis);c.五桠果叶木姜子(Litsea dilleniifolia);d.大叶木兰(Magnolia henryi)。
云南省级重点保护植物59种,占云南省级保护植物218种的27.3%;保护区共有国家级和省级保护植物120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