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山口红树林国家级海洋海岸自然保护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山口红树林国家级海洋海岸自然保护区
发布日期: 2016-10-06 更新日期: 1970-01-01 编辑: 浏览次数: 3936
标签:
概述:

山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广西合浦县东南部沙田半岛的东西两侧,由该岛东侧和西侧的海域、陆域及全部滩涂组成,面积8000公顷,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1990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类型为海洋和海岸生态系统,主要保护对象为红树林生态系统。

类型
野生动物
级别
国家
主管部门
海洋
序号:
桂27
保护区名称:
山口红树林
行政区域:
合浦县
面积(hm2):
8 000
主要保护对象:
红树林生态系统
始建时间:
1990/9/30
地质地貌:
山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貌类型以古冲积—洪积台为主,在台地边缘 ( 古海岸线 ) 、现代海岸之间和小口区形成狭长的海积平原, 英罗港的部分海岸出现海蚀崖。大部分的海积平原已开辟成农田、盐田和虾塘。保护区地质类型为第四系松散沉积物、 橄榄玄武岩和基性火山岩。其中第四系松散沉积物约占陆域面积的 80% 以上,分为全新统和更新统两类。全新统集中分布在丹兜海两侧海岸高潮线以上 1~2km 的陆域地带,由砂砾层及粉沙黏土质沙层泥炭土组成,厚度约 1.5~10.5m;更新统主要分布在英罗港湾洗米河口至新村岸段,其下部以砂砾为主,夹粉沙质黏土,中部为灰黄或灰白色沙质黏土,上部为灰黄、灰白杂砖红色黏土、沙土层和黑色有机质黏土,厚度 8.1~60.0m。基性火山岩和橄榄玄武岩主要分布在英罗港湾新村至马鞍岭一带的海岸线以上 4~6km 的区域内,并发育成质地黏重、肥力较高的砖红壤土约 990公顷。台地成土质为古浅海沉积物及少量玄武岩坡积物,并发育成海积红壤和玄武岩砖红壤。
水文:
山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潮汐为全日潮。平均潮差为 2.45m。年平均风速 3.4m/s,常出现7~10级台风或大风。
气候:
山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气候特点是光热资源丰富,雨量充沛,年均气温22.9℃,极端最高气温 38.2℃,极端最低气温 1.5℃,终年无霜,每年降水量的 80%~85% 集中在 4~9 月,累年平均降水 1573.4mm。历年平均降水天数为 144 天,其降水量和降雨天数都是广西沿海较少的。平均相对湿度79.9%,最大值出现在 3~4 月份,为 84.5%,最小为 11 月份,为 71.6%。年均蒸发量为 1843.4mm。
土壤:
山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岸线总和长50km。海岸外层为沙质淤泥,局部为玄武岩,陆地土壤为玄武岩砖红壤,土层深厚肥沃,其余大部分是浅海沉积砖红壤,土层深厚,有机质少,肥力较差。滨海地带为沙地,潮间带为盐溃淤泥、半沙半泥或泥。
植被:
山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岸线总和长50公里,内分布着发育良好、结构典型、连片较大、保存较完整的天然红树林,有红海榄、木榄、秋茄、桐花树等12种红树林等12种红树林植物,其中连片的红海榄纯林和高大通直的木榄在我国实为罕见。保护区有红树林 700公顷,宜林滩涂 3000公顷。陆上人工林面积600公顷多,林木蓄积量 16 883立方米,窿缘桉占 16 203立方米。这些森林资源的存在,对保护红树林有着巨大的作用。保护区动植物资源丰富,有红树植物 15 种;大型底栖动物 170 种;鸟类 106 种;鱼类 82 种;昆虫258种;贝类90种;虾蟹类 61 种;浮游动物26种;其他动物16种;底栖硅藻158种 ; 浮游植物96种。保护区内还时有儒艮 (俗称 “美人鱼” ) 出没活动,海草是它们的主要饵料。山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典型的大陆红树林海岸生态系统特征,红树林中还栖息着多种海洋生物和鸟类,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社会经济: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