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6-10-06
更新日期: 1970-01-01
编辑:
浏览次数: 3626
标签:
湖南省国家自然保护区
概述:
六步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南省安化县西北部,原称“鹿步溪”,是远古遗留的森林,曾是鹿的乐园,被誉为益阳的“西双版纳”。保护区总面积14239公顷,核心面积6094.3公顷。
地质地貌:
六步溪自然保护区地处湘西山地雪峰山北麓,位于扬子陆缘与华夏陆缘之间的雪峰山加里东弧形褶皱隆起带中段。保护区及外围地层发育基本齐全,主要出露为板溪群,南缘出露震旦系、寒武系和泥盆系。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经历了多次的构造运动和多期次的岩浆活动,由此发育了不同方向、不同规模和不同期次的褶皱与断裂,显现了错纵复杂的构造应变图象。区内褶皱极发育,且多受断裂截切而更趋复杂,背、向斜多不完整,形态各异。
保护区内地貌为褶断侵蚀—剥蚀中低山型地貌,海拔高度500—1000m以上,属中低山地;最高峰王尖1254.7m,最低点位于壤溪河水面,232.7m,相对高度1022米;“V”型河谷、冲沟极发育;出露岩层为浅变质碎屑岩。
水文:
保护区内溪沟、小河发育,主要属资江水系一级干
流壤溪、潺溪次级支流。保护区内的地表水主要表现为河流溪水。受地形影响,区内河流溪水的坡降变化较大,一般在6.21‰—40.8‰之间。经调查检测,由于区域内植被茂密,地表水水质普遍较好。无色、无味、无异嗅、透明度好;pH值7.09-7.34,属中性;矿化度0.03-0.08g/L,为低矿化的淡水。保护区内或外围的地下水类型,可分为松散堆积层孔隙水、基岩裂隙水二大类。
气候:
保护区位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由于山多且高,受地形地势等诸种因素的影响,小气候特征明显。光热水资源丰富,且高值期同步,极有利保护区植被的生长。
土壤:
保护区的成土母岩主要是板页岩。板页岩分布较为广泛,其风化物发育的土壤质地较粘重;在高温多湿、植被覆盖良好的成土环境下,土壤的淋溶作用强烈,碱金属及碱土金属淋失严重,土壤呈酸性,盐基饱和度普遍较低度,土壤腐殖质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肥力水平较高,适宜林木生长。保护区分布的主要土壤类型有:山地黄红壤、山地黄棕壤和山地黄壤。山地黄红壤分布在海拔300—600米区域,山地黄壤分布在海拔600—900米区域(山地黄壤是保护区分布面积最多的土壤类型),山地黄棕壤分布于海拔900米以上区域。
植被:
保护区内的地带性植被为常绿阔叶林,主要有樟科、壳斗科、冬青科、山矾科、榆科、杜英科中的种类所组成。区内的植被类型主要有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针阔混交林等3个植被型组、7个植被型、10个植被亚型、43个群系。其中包括榉树+青檀群系(Zelkova schneiderianaandPteroceltis tatarinowiiforest)、榉树群系(Zelkova schneiderianaforest)、青檀群系(Pteroceltis tatarinowiiforest)、金钱松群系(Pseudotsuga amabilisforest)以及榧树群系(Torreya grandisforest)等珍稀植物群系。在金钱松群系中,有金钱松、杉木群落;金钱松、檫木群落;金钱松、毛竹群落;金钱松、椤木石楠、毛竹群落等,数量之多,实属罕见。
截止到2013年六步溪自然保护区现有维管束植物205科678属2067种(含种以下等级),其中蕨类植物38科84属274种,裸子植物7科13属16种,被子植物160科749属1777种,分别占湖南蕨类、裸子、被子植物种的38.2%、21.9%、37.1%。其中国家Ⅰ级保护植物3种:南方红豆杉、银杏和伯乐树,Ⅱ级保护植物18种:金钱松、篦子三尖杉、榧树、鹅掌楸、凹叶厚朴、中华结楼草、樟树、闽楠、野大豆、花榈木、红椿、喜树、金荞麦、香果树、黄皮树、伞花木、榉树和山豆根,其中榉树、糙叶树及紫弹朴的古树数量多,青檀和榉树分布广泛,资源相当丰富。此外,保护区内有35种兰科植物,其中21种属珍稀濒危保护植物,保护区分布着如此丰富的兰科植物资源,表明区内自然生态环境良好,适宜兰科植物的繁衍生长。同时,考察中还发现有湖南植物新分布2种,分别为大果榆和长毛赤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