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区庐山省级森林生态自然保护区

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区庐山省级森林生态自然保护区
发布日期: 2016-10-06 更新日期: 1970-01-01 编辑: 浏览次数: 4667
标签:
概述:

江西庐山国家级保护区位于江西省北部九江市南部,东南临鄱阳湖。西北滨长江。地理坐标在东经115°51′~116°07’。北纬29°30’~29°41’。保护区设立于1981年,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为30493公顷。保护区是以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及自然历史遗迹为主要保护对象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

类型
森林生态
级别
省级
主管部门
林业
序号:
赣24
保护区名称:
庐山
行政区域:
九江市庐山区
面积(hm2):
30 452
主要保护对象:
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
始建时间:
1981/3/6
地质地貌:
庐山在地史上曾数度海侵。远在前震旦纪时,为浅海环境。至前震旦纪与震旦纪之间,经吕梁运动上升为陆。在剥蚀面形成之后,再度下沉,为海水所淹没。至晚奥陶世,受地壳运动的影响,稍有上升。又经受一次剥蚀后缓慢下沉。在志留纪末。受加里东运动的影响,又上升成陆,地表经受长期剥蚀。此后,长期下沉,接受外来沉积。直至中生代,经燕山运动的影响,使地壳上升为陆,并伴随产生褶皱断袭,沿断裂有大规模的岩浆入侵,从此结束了海侵。庐山主要是在第四纪地壳强烈抬升和外力作用下逐渐形成的。而且还在继续上升之中。 庐山属中山地貌,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96座。其中大汉阳峰最高,海拔14T3.8米。山体大致呈东北~西南延伸,两端窄而低.中间宽而高。构成山地的地层较为复杂,除中生代的地层缺失外,各种地层均有分布。组成岩石:火成岩有花岗岩、斑岩和辉长岩等,主要分布于东南部分;沉积岩有砂岩、页岩、砂页岩和黄土等,多分布于南部和北部;变质岩有片麻岩、板岩、大月山砂岩和女儿城砂岩等,分布子南部和北部。山地从下而上形态各异:海拔200米以下为堆积阶地;海拔200~900或1000米之间为侵蚀窄岭深谷;海拔900或1000米以上为侵蚀剥蚀狭(园)岭宽谷。
水文:
气候:
土壤:
植被:
保护区植被在海拔700米以下主要为常绿阔叶林带;海拔700-1000米之间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海拔1000米以上为落叶阔叶林带。
社会经济: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