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6-10-06
更新日期: 1970-01-01
编辑:
浏览次数: 4207
标签:
内蒙古自治区国家自然保护区
概述:
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地处大兴安岭南麓,2013年总面积为91333公顷。主要保护对象:天然次生林及草原、章甸生态系统、珍稀灏危野生动植物资源、人文遗迹。
地质地貌:
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大兴安岭主脉南段、科尔沁沙地西北缘,最低海拔为800米,平均海拔1120米,高逾千米的山峰十余座,其中最高峰为吞特尔峰,海拔1444.2米,为通辽市第一高峰。大兴安岭山地褶皱向南延伸,山体高度逐渐下降,坡度逐渐变缓,由海拔1444.2米逐渐降到244.6米,由中山到低山,再到丘陵。该保护区是典型的山地向平原、森林向草原过渡地带。
水文:
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蒙古高原与松辽平原水系分水岭,
是流经科尔沁草原唯一河流——霍林河发源地。保护区内有大小河流10余条,年均径流量19830万立方米,是流向科尔沁草原、科尔沁沙地最重要的水源。主要的河流属于西辽河流域,乌力吉木伦河水系和霍林河水系。共有14条河流发源于保护区境内,分别是黑哈尔河、呼拉吐河、阿拉洪都尔河、霍林河、达拉林河、苏吉河、宝日嘎台河及一些邻区的无名河,向南流向西拉木伦河,向北流向锡林郭勒草原,是补充阿鲁科尔沁旗地下水的主要来源,每年向西辽河输水9436万立方米,另外也是锡林郭勒草原地下水的主要来源。
气候:
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中纬度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带。春季干旱多大风,蒸发量大,夏季雨热同季,降水集中,秋季短促,气温下降快,秋霜降临早,冬季漫长而寒冷,光照充足,积温有效性高,年平均温度3.8℃,年平均降水量437.3毫米,70—80%的降水量集中在6月—8月。无霜期限115天,冬季春季以西北风为主。
土壤:
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壤类型主要有暗棕壤、黑钙土、粟钙土、风沙、草甸土、沼泽土、粗骨土。保护区位于大兴安岭主脉南段、科尔沁沙地西北缘。罕山山脉属于大兴安岭主脉南段,也是罕山林场主要所在地。罕山山脉的土壤特点是水分条件好,土层较深厚,水土流失少,土壤肥力高。阳坡和半阳坡坡度较陡急,水土流失严重,土层较浅,干旱贫瘠。科尔沁沙地西北缘,也是西辽河沙丘平原的组成部分,属正在发展的沙漠化土地,以风蚀沙地半固定状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