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富源县十八连山省级野生植物自然保护区

云南省富源县十八连山省级野生植物自然保护区
发布日期: 2016-10-06 更新日期: 1970-01-01 编辑: 浏览次数: 3882
标签:
概述:

十八连山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中部富源县的雨旺、老石、黄泥河3个区的交界处。地处云南东部高原边缘、乌蒙山东支的南段。生物地理分区属2.1.2和1(1)4B(1)。面积1213公顷。其地理位置在东经104°35’-104°36’,北纬25°12’-25°13’之间。

类型
地质遗迹
级别
省级
主管部门
林业
序号:
滇26
保护区名称:
十八连山
行政区域:
富源县
面积(hm2):
1 212
主要保护对象:
云南山茶种质基地及野山茶群落
始建时间:
1985/7/1
地质地貌:
保护区属滇东岩溶地貌区,广泛地分丰着石灰岩。但区内却以砂岩为主。区内孤峰、峭壁较多。
水文:
区内溪流众多,东部的汇入黄泥河,西部的汇入择河,属珠江水系。
气候:
气候年均温13.7℃,大于等于10℃的年积温4005.9 ℃。
土壤:
土壤为紫色土。
植被:
保护区主要树种有37科92种。原生植被属西部或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已遭破坏,大多数沦为灌丛。还残留一部分疏林。但在保护区上部尚保存有大面积的野生山茶林,是保护的主要对象。目前保护区植被有野生山茶林,分布于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上部或顶部,面积451公顷,占保护区面积的37.2%,每公顷有野生山茶1328株,分布均匀,与箭竹、杜鹃等混生。其他为滇育冈、化香次生林,分布于海拔1800一2600米之间届残存的常绿阔叶林,面积87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7.2%。箭竹、杜鹃溜从,分布于海拔1000米以下,是常绿阔叶林破坏后形成的,面积415.5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413%。还有人工华山松林等。 滇野山茶为灌木或小乔木。保护区内野山茶有揍野山茶、成风抽茶与油条3种,树高2—5米。野山茶除花期长、色泽多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外,花可人药、籽可榨油,是我国主要木本油料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有名的观赏植物和药用植物。保护区可作为野生山东的地理分布、生物生态习性、引种驯化、改良品种的科研基地和野山东种质资源原地保护点。种子可榨取高营养的食用油。
社会经济: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