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淅川县丹江湿地国家级内陆湿地自然保护区

河南省淅川县丹江湿地国家级内陆湿地自然保护区
发布日期: 2016-10-06 更新日期: 1970-01-01 编辑: 浏览次数: 4306
标签:
概述:

河南丹江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境内,总面积64027公顷,其中陆地面积31458公顷,水域32969公顷,是中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以保护水生和陆栖野生生物及其生境共同形成的次生内陆河口湿地生态系统为保护对象。

区域内有中国一级保护动物白鹤、朱鹮等,二级保护动物大天鹅、鸳鸯、隼、锦鸡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香果树、杜仲、银杏等。保护区的兴建,对保护物种资源、维持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等方面将产生重要作用。

类型
海洋海岸
级别
国家
主管部门
林业
序号:
豫20
保护区名称:
丹江湿地
行政区域:
淅川县
面积(hm2):
64 027
主要保护对象:
湿地生态系统
始建时间:
2001/8/10
地质地貌:
保护区地处秦岭山脉东南余脉的延伸地段,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依次呈现山地、丘陵、河川平原3种地貌类型。境内有海拔900米左右的猴山、香炉山、封子山、肖山、角子山,淅川县西和西南部有秦岭、大巴山,与湖北交界的泰山系走马岭呈东西两峰,分别海拔1033米和1086米,为淅川县最高峰。库南山区的朱连山、三尖山、马头山,海拔在450-500米之间,库东属南阳盆地西南边缘,形成西北突起向东展开的马蹄形地形。
水文:
保护区内有丹江口水库、丹江干流及滔河、淇河、鹳河、刁河等支流。丹江口水库入库水源主要为丹江及其支流,出水汇入汉水,为南水北调工程中线水源地。
气候:
保护区属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风速1.8米/秒。年平均气温15.8℃,极端最高温度42.6℃,极端最低温度-13.2℃。一月份平均气温2.4℃,七月份平均气温28.4℃。大于0.℃的年积温5600℃以上;大于5℃的积温5500℃以上;大于10℃的年积温平均为5123.2℃,无霜期为228天,初霜期约在11月上旬,终霜期约为3月下旬。年平均降水量为804.3毫米,且多集中在7-9月份,蒸发量为1743.8毫米。
土壤:
保护区自代兴沟—玉皇顶—和尚头山一线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北部多为古老变质岩,主要是片麻岩;南部多为深积岩,以石灰岩为主,土壤多为黄褐土亚类的石碴土。丹江、灌河中下游为沉积岩变质岩。土壤分为淋溶土、初育土、半水成土3个土纲,湿暖淋溶土、石质初育土、淡半水成土3个亚纲,黄棕壤、黄褐土、紫色土、潮土4个土类,典型黄棕壤、典型黄褐土、中性紫色土、石灰性紫色土、典型潮土、灰潮土6个亚类。
植被:
截至2004年,保护区内木本植物有63科461种,灌木有酸枣、冬青、胡枝子等156种,藤本植物有野蔷薇、青藤、葛条等26种,草本植物有白草、茅草、莎草等410种。 其中,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连香树、香果树、杜仲、银杏等7种。
社会经济: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