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若尔盖县若尔盖湿地国家级内陆湿地自然保护区

四川省若尔盖县若尔盖湿地国家级内陆湿地自然保护区
发布日期: 2016-10-06 更新日期: 1970-01-01 编辑: 浏览次数: 4818
标签:
概述:

四川省若尔盖县若尔盖湿地国家级内陆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境内,涉及辖曼、唐克、嫩洼、红星、阿西和班佑六个乡及阿西、辖曼、黑河、向东、分区五个国营牧场。距若尔盖县城5公里,距四川省会成都市596公里。若尔盖保护区重点保护对象是黑颈鹤及高原湿地生态系统,是中国第一大高原沼泽湿地,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高原泥炭沼泽,同时也是青藏高原高寒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

类型
海洋海岸
级别
国家
主管部门
林业
序号:
川98
保护区名称:
若尔盖湿地
行政区域:
若尔盖县
面积(hm2):
166 571
主要保护对象:
高寒沼泽湿地及黑颈鹤等野生动物
始建时间:
1994/11/18
地质地貌:
若尔盖保护区为高原浅丘沼泽地貌。区内丘陵断续分布,丘顶浑圆,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100米;丘间开阔,地势平坦,开阔度2公里以上,一般5~6公里,最宽达20公里以上。丘间沟壑纵横,蜿蜒迂回,流水不畅,形成大面积的沼泽地和众多的牛轭湖。保护区内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出露地层主要是三迭系板岩、页岩、千枚岩及第四纪沉积物,成土母质主要有湖相沉积母质、冲积母质、洪积母质、坡积母质、残积母质。这些母岩、母质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等成土因素的作用下,发育成沼泽土、亚高山草甸土、高山草甸土、冲积土、风沙土等。
水文:
气候:
该保护区地域属高原寒温带湿润气候,春季气温回升缓慢,倒春寒频繁,解冻期长;秋季雨热同期,气温较高,降雨集中。冬季寒冷干燥多风、日照强,降雪少,昼夜温差大。5~10月温暖湿润,多雷雨、冰雹。年平均气温0.7℃,最热月(7 月)平均气温10.7℃,最冷月(1 月)平均气温-10.7℃,气温年较差为21.4℃,历年极端最高温24.6℃,极端最低温-33.7℃,5℃的积温为1014.6℃,10℃的积温为311.8℃;年降水量为 493.6 ~ 836.7毫米,相对湿度78%;日照时间长,辐射强度大,年大风日数多达70天,最大风速40米/秒。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干旱,冰雹和大风。
土壤:
植被:
若尔盖湿地植被的主要类型是由嵩草属诸种形成的草甸或沼泽草甸,共有9种植物群落:芦苇—水甜茅群落、肥壮苔草群落、毛果苔草—睡菜群落、毛果苔草—狸藻群落、木里苔草—狸藻群落、木里苔草—条叶垂头菊群落、乌拉苔草—眼子菜群落、龙须眼子菜群落和藏嵩草—驴蹄草群落。若尔盖湿地共有植物197种 (包括变种、 变型和亚种) ,分别隶属于35 科109属。其中,伞形科小芹属的紫茎小芹和玄参科细穗玄参属的细穗玄参两种是中国特有种 区内共有高等植物196种,隶属108属,34科。其中:苔藓植物1科1属1种,蕨类植物1科1属1种,被子植物32科106属194种。此外,还有藻类植物1科1属1种。区内植物中,伞形科小芹属的紫茎小芹和玄参科细穗玄参是中国特有种,也是横断山区的特有种。细穗玄参和掌叶大黄是濒危种。
社会经济: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