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旗西鄂尔多斯国家级野生植物自然保护区

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旗西鄂尔多斯国家级野生植物自然保护区
发布日期: 2016-10-06 更新日期: 1970-01-01 编辑: 浏览次数: 4647
标签:
概述:

基本概况

西鄂尔多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旗西部和乌海市境内,1995年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7年晋升为国家级,总面积为682.64万亩。主要保护对象为四合木、半日花等古老残遗濒危植物和荒漠生态系统,属荒漠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西鄂尔多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着独特的气候特点、地形地貌及古地理环境,是许多珍稀动植物,特别是古老残遗植的“避难所”。

植物资源

截止到2011年,现已查明保护区内有野生植物335种,(野生动物120多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7种,即四合木、半日花、绵刺、沙冬青、革苞菊、蒙古扁桃、胡杨等;已被列入内蒙古自治区珍稀濒危植物的有:四合木、半日花、绵刺、沙冬青、革包菊、蒙古扁桃、内蒙古野丁香、贺兰山黄茋、大花雀儿豆、长叶红砂、阿拉善黄芩、白龙穿菜、灌木青兰等13种;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中植物优先保护名录的有:半日花、革包菊、沙冬青、绵刺、四合木等5种。保护区内古老残遗种及其他濒危植物有72种,其中四合木和半日花是第三纪孑遗物种,距今已7000万年,被专家、学者赞誉为植物中的“大熊猫”、“活化石”。

动物资源

历史上西鄂尔多斯地区是内蒙古西部野生动物富集区,长期以来,由于人为活动频繁,特别是现代工业注入,使得许多野生动物物种从此地消失灭迹。如桌子山山地的岩羊、胡兀鹫、东部波状高原的普氏原羚、黄羊等。现有的大中型兽类仅存岩羊、狼、赤狐等少数物种,且数量也十分稀少

类型
地质遗迹
级别
国家
主管部门
环保
序号:
蒙92
保护区名称:
西鄂尔多斯
行政区域:
鄂托克旗
面积(hm2):
474 688
主要保护对象:
四合木等濒危植物及荒漠生态系统
始建时间:
1986/12/1
地质地貌:
西鄂尔多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36亿年前鄂尔多斯古大陆的一部分,系古地中海浸区经第三次喜马拉雅山隆起而成。
水文:
气候:
西鄂尔多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气候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干燥少雨,大风多沙。
土壤:
植被:
社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