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蔚县、涿鹿县小五台山国家级森林生态自然保护区

河北省蔚县、涿鹿县小五台山国家级森林生态自然保护区
发布日期: 2016-10-06 更新日期: 1970-01-01 编辑: 浏览次数: 5721
标签:
概述:

基本概况

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北省西北张家口地区的蔚县和涿鹿两县境内,东与北京市门头沟区和保定地区的涞水县接壤。东西长60公里,南北宽28公里,总面积21833公顷。

保护区类型属于森林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天然针阔混交林、亚高山灌丛、草甸、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褐马鸡。

河北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6700公顷,东西长约60千米,南北宽28千米,周边绵延300多千米,涉及10个乡镇66个自然村17851人。

植物资源

小五台山的植被可以划分为7个植被型,18个群系组和35个群系,7个植被型即针叶林、阔叶林、灌丛、灌草丛、草甸、沼生植被。针阔叶混交林是小五台山植被的主体,主要有油松、蒙古栎混交林,华北落叶松、白桦混交林,云杉、冷杉、红桦混交林等。根据山体的海拔高度及水热条件的垂直变化,又可以将小五台山植被垂直带谱自山顶至山基划分为亚高山草甸带、亚高山灌丛带、针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落叶阔叶林带、人工油松林带、次生灌丛带和农田林果带。特别为褐马鸡、金钱豹等珍稀野生动物提供了生存栖息环境,造就了保护区独特的地位和保护价值。

小五台山地区植物种类繁多,是华北地区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经调查区内分布野生高等植物1637种,其中,苔藓植物38科,98属,共244种;隶属于118科530属,蕨类植物16科24属60种;裸子植物4科9属13种;被子植物98科497属1320种。以菊科、禾本科、豆科植物种类最为丰富。在木本植物中,以桦属、松属、落叶松属、云杉属、栎属、杨属林木为主,构成小五台森林植被的建群种或优势树种。保护区观赏植物有367种,中草药植物有390种,牧草饲料植物593种。根据国家2005年公布的试行条例,保护区分布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33种,其中一级保护植物有大花杓兰、杓兰和紫点杓兰;二级保护植物主要有野大豆、黄檗、刺五加等;有臭冷杉、小五台银莲花等珍稀极小种群植物;以小五台命名的模式标本植物5种,即小五台蚤缀、小五台风毛菊、小五台柴胡、五台山延胡索、小五台银莲花。

类型
森林生态
级别
国家
主管部门
林业
序号:
冀13
保护区名称:
小五台山
行政区域:
蔚县、涿鹿县
面积(hm2):
21 833
主要保护对象:
温带森林生态系统及褐马鸡
始建时间:
1983/11/1
地质地貌:
小五台山位于太行山脉北端,吕梁运动期始成太行山雏形,燕山运动时,形成新华夏式褶皱带,喜马拉雅运动时,由于山体的剧烈抬升和强烈断裂,小五台山形成了以东、西、南、北、中五座山峰为主体的众多山峰和峡谷,其中海拔在2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30多座,海拔在2300m以上的山峰有50多座,东、西、南、北、中五座山峰,海拔均在2600m以上,主峰东台海拔2882m,为太行山主峰、河北最高峰。除上述山峰外,西山山脉的灵山、东灵山、西灵山等山峰也在保护区内,其中灵山为西山山脉的主峰,北京西部最高峰,海拔2420m。
水文:
河北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资源比较丰富,降水充沛,主要水源是降水、地下水和潜水等。由于谷深坡陡,落差大,常常形成急流和瀑布。五个主峰和东、西灵山成为天然分水岭。北、西两台之水注入定安河。南、中两台之水注入壶流河。定安、壶流河汇流后注入桑干河。东台之水与中台部分流水汇流后注入拒马河,东、西灵山之水汇入永定河。
气候:
保护区气候属暖温带大陆季风型山地气候。具有雨热同季、冬长夏短、四季分明、夏季昼夜温差大等特点。一月平均气温-12.3℃(山顶可达-38℃),七月平均气温22.1℃。冬季多西北风,夏季多东南风,山麓风速2m/秒,逐渐向山上增大,最大风速可达20m/秒。气候具有华北山区特点,川谷降水量少,年平均420毫米,山腹以上降水量逐渐增大,最多年均达700毫米,有的山顶在雨季几乎天天降雨。雨量集中,只7-8两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49%。温度低,气候寒冷,年平均气温6.4℃,立冬封冻,立夏解冻,2000米得阴坡到7月份冻层才溶解20余厘米深,有的峡谷阴处,终年积雪。初霜9月上旬,晚霜5月下旬,生长季60-80天,林木6月始发芽,9月即落叶。中山、亚高山盛夏始见春色,7中旬繁华正芳。垂直气候非常明显,海拔1000-1300米低山或丘陵,为暖温气候带,平均温度5-6度,无霜期130—140天,1300-1800米的中山下部,属温湿气候带,平均温度4-5度,无霜期100-120天;1800-2500米的中山上部,属冷温气候带,年均温度2-3度,无霜期80-90天;2500米以上的亚高山,属高寒湿润气候带,年均温度0-2度,无霜期约60天。9月中旬初雪,冻结期长达5—6个月,最大冻土层1.5m。
土壤:
植被:
小五台山的植被可以划分为7个植被型,18个群系组和35个群系,7个植被型即针叶林、阔叶林、灌丛、灌草丛、草甸、沼生植被。针阔叶混交林是小五台山植被的主体,主要有油松、蒙古栎混交林,华北落叶松、白桦混交林,云杉、冷杉、红桦混交林等。根据山体的海拔高度及水热条件的垂直变化,又可以将小五台山植被垂直带谱自山顶至山基划分为亚高山草甸带、亚高山灌丛带、针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落叶阔叶林带、人工油松林带、次生灌丛带和农田林果带。特别为褐马鸡、金钱豹等珍稀野生动物提供了生存栖息环境,造就了保护区独特的地位和保护价值。
社会经济: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