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6-10-06
更新日期: 1970-01-01
编辑:
浏览次数: 4275
标签:
湖南省国家自然保护区
概述:
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境内,地处湖南省东北部位于长江中游荆江江段南侧。南集“四水”(湘、资、沅、澧),北调长江,面积190300公顷。
保护区成立于1982年,是湖南省唯一的国家级湿地类型保护区和中国51个国家示范保护区之一。1994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是《国际湿地公约》收录的、由中国政府指定的21个国际重要湿地自然保护区之一,主要保护对象为湿地和珍稀鸟类。2015年1月,入选首批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绿色名录。
地质地貌:
湖南省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势低平,向北倾斜,坡度3%左右,整体地貌为起伏很小的浅盆状平原。湖东岸为丘岗地,一般海拔高度40-80m,为常绿阔叶林掩映下的城市地貌。湖西岸为河湖物积平原,一般海拔30m-36m,沿湖岸海拔30m左右围筑大堤,堤内为平坦的田园化农耕区。湖盆区向北东方向倾斜,海拔30-10m,丰水期为水面掩盖,随着水位下降,依次露出平缓的苇滩、草地、泥涂、沙洲。
气候:
湖南省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中亚热带过渡气候区,由于受东亚季风和江湖庞大水体的影响,具有湿润的大陆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温和湿润、光热充足、多风多雨、四季分明的气候特征。
由于该区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因此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气温17C°,最高年份为17.8 C°,最低年份16.2 C°。年际变化较稳定。该区多年平均降水量1200至1300毫升,年降水日数135—160天,年降雪8—11天,积雪5—8天,无霜期285天。
植被:
湖南省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泛北极植物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保护区有维管束植物159科1186种,其中被子植物135科1129种,裸子植物5科25种,特别是在不到1km2的君山发现刚竹属植物达16种,被认为是湖南省刚竹属变异最丰富的地区。
东洞庭湖有丰富的沉水、浮水和挺水植物。记录到131种水生植物,隶属40科,75属。常见的沉水植物包括苔草、黑藻、浮水植物有莲、芡和浮萍;挺水植物有水烛和芦苇等。湿地周围是稻田和其他农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