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6-10-06
更新日期: 1970-01-01
编辑:
浏览次数: 5190
标签:
国家自然保护区
概述:
福建君子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福建省三明市明溪县境内,始建于1995年。2003年,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2008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18060.5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7497.6公顷,缓冲区面积4035.8公顷,实验区面积6527.1公顷。是以保护中亚热带、低纬度、低海拔平缓坡面的常绿阔叶林,木本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名贵用材树种种质资源,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候鸟迁徙通道等原始森林生态系统为主的自然保护区。
水文:
保护区主要河流有夏坊溪、苎畲溪、城岚溪、夏阳溪4条,前3条注入金溪水系,后1条注入沙溪水系,均属闽江上源。
气候:
保护区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无霜期260d左右,年均降水量1737mm,年平均相对湿度84%,年平均雾日36d。
土壤:
由花岗岩和片岩发育的红壤是保护区的主要土壤类型,沿海拔梯度依次分布有红壤、黄红壤、黄壤,800m以上分布有黄壤或粗骨性黄壤,海拔600m以下基本是红壤。
植被:
建明溪是已知低海拔、大面积分布的中亚热带基带常绿阔叶林唯一区域,而且群落原生性极强,保护区内植被类型有温性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暖性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竹林、常绿阔叶灌丛和草丛等9个植被型33个群系60个群丛。如闽楠林(分布面积3000公顷)、吊皮锥林、米槠林、苦槠林、细柄阿丁枫林、观光木林都保存完好,且闽楠林有闽楠—箬竹—狗脊群丛、闽楠—九节龙—凤丫蕨群丛、闽楠—紫金牛—鸢尾群丛等多个群落类型。常绿阔叶林是本区域的地带性植被。闽楠林、苦槠林、甜槠林、米槠林、吊皮锥林、钩栲林、观光木林、江南油杉林、南方红豆杉林等保存较完好。保护区已查明维管束植物资源115目219科1692种,其中蕨类6目39科180种、裸子植物2目7科14种、被子植物107目173科1498种。被子植物中木兰纲5目6科23种、樟纲3目3科41种、胡椒纲2目3科9种、石竹纲5目8科49种、百合纲22目35科297种、毛茛纲5目10科42种、金缕梅纲5目7科62种、蔷薇纲60目116科975种。保护区内经济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有药用植物776种,食用植物102种,园林绿化植物173种、鞣料植物37种、油脂植物115种、芳香植物47种、蜜源植物119种、纤维植物84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有24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区的有南方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Pilg.) Rehd. var. mairei (Lemee et Levl.) Cheng et L. K. Fu)、伯乐树(钟萼木)(Bretschneidera sinensis Hemsl.)及银杏(Ginkgo biloba L.)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有粗齿桫椤(Gymnosphaera hancockii)、金毛狗(Cibotium barometz)、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香榧(Torreya grandis)、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is)、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天竺桂(Cinnamomum japonicum)、闽楠(Phoebe bournei)、金荞麦(Fagopyrum cymosum)、短萼黄连(Coptis chinensis)、半枫荷(Semiliquidambar cathayensis)、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榉树(Zelkova schneideriana)、伞花木(Eurycorymbus cavaleriei)、野大豆(Glycine soja)、花榈木(Ormosia henryi)、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香果树(Emmenopterys henryi)等21种,有花叶开唇蓝、浙江金线兰、钩距虾脊兰、铁皮石斛、细叶石仙桃等35种兰科植物。此外还有大型真菌12目39科166种,土壤和树体微生物11目17科68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