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融水苗族自治县九万山国家级森林生态自然保护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融水苗族自治县九万山国家级森林生态自然保护区
发布日期: 2016-10-06 更新日期: 1970-01-01 编辑: 浏览次数: 4716
标签:
概述:

九万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位于广西省北部,跨柳州、河池两市,处在融水苗族自治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三县交界处。总面积56万亩。主要保护对象为以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其垂直带谱为主的森林生态系统和以伯乐树、南方红豆杉、合柱金莲木等为主的珍稀濒危植物以及以鼋、蟒蛇、熊猴、林麝、金钱豹等为主的珍稀濒危动物。

九万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是广西三个植物特有现象中心之一,是中国亚热带地区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也是全球同纬度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2007年8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九万山列为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类型
森林生态
级别
国家
主管部门
林业
序号:
桂65
保护区名称:
九万山
行政区域: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融水苗族自治县
面积(hm2):
25 213
主要保护对象:
水源涵养林
始建时间:
1982/6/1
地质地貌:
在地质构造体系中,九万山自然保护区属于华南准地台桂北迭隆起的西端,四堡运动开始上升为陆地,地层古老而单一,仅见中元古界四堡群和上元古界丹洲群,总厚度≥7460m。中元古界四堡群地层主要分布于保护区的南面、西面和西北面,是由一套变质泥砂质岩夹中基性熔岩、火山碎屑岩及层状或似层状基性——超基性岩组成,厚度为4600m,同位素年龄2219ma,上元古界丹洲群分布于保护区的西部,由一套变质的砂泥岩夹少量碳酸岩组成,厚度2920m,年龄1100ma。 九万山自然保护区主要的块状岩石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零星分布的有闪长岩、基性岩、基性——超基性岩等侵入岩。自元古代以来经历过多期次的构造运动,不仅表现为岩浆活动,岩性变质,而且本身也变得支离破碎,地质构造极其复杂。主要的褶皱构造有4处,主要的断裂构造有19条。保护区地貌主体是中山,地势高,山体大,山脉为南北走向,总地势由北向南逐渐降低,山峰海拔一般在1000m以上,谷底约400m左右,1500m以上的山峰有14座,最高峰无名高地海拔1693m。由于经历了漫长的地史演化过程,内外营力所塑造的地貌比较复杂,崇山峻岭、峰峦叠嶂、岭谷交错、河溪纵横、地形错综变化、谷岭高差悬殊,相对高差600-1100m。
水文:
发源于保护区的河流有74条,其中集雨面积≥50km2的河流有贝江河、中洲河、阳江河、东小江河4条,河流总长838.8km,其中保护区内长476.3km,河网密度0.40km/km²。主要河流的年均径流总量为1.92-6.06亿m³,其中4-9月占全年径流总量的82.5%-84.9%,这一变化趋势与降雨量的季节分配一致。特点:①河流沿河两岸村庄少,居民少,植被覆盖面积大,河流水质好,各河流河水均无色、无臭、无味,清澈透明。②河流含沙量低,主要河流的年均含沙量为0.05-0.07kg/m³。
气候:
保护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000-1200小时,多年平均气温12.0-17.1℃,极端最高温37℃,极端最低温-8℃。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4-6℃,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2-25℃;年均降雨量1600-2100mm,其中4-8月占全年总量的71.1%-72.7%;10-3月为少雨季节。相对湿度85%-5%,全年无霜期300天。
土壤:
九万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地带性土壤为红壤。由于山岭延绵,山体高耸庞大,河谷低陷,谷岭高差悬殊,生物气候条件随海拔高度的上升发生相应的变化,故土壤垂直带状分布差异明显,自下而上依次出现有山地红壤(海拔<600m)-山地红黄壤(海拔600-800m)-山地黄壤(海拔800-1500m)-山地黄棕壤带(海拔500-1600m),山地矮林土在1500m以上的中山顶部出现。成土母质主要为浅变质砂岩、砂页岩、片岩、千枚岩、板岩、细碧角斑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等,成土母质的多样化,增加了土壤分布的多样性,但由于山体陡缓不一,出现了土壤厚薄不均的现象。保护区的土壤全为酸性土,土壤肥力较高。
植被:
九万山自然保护区内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合柱金莲木、南方红豆杉、伯乐树3种,二级保护植物有粗齿桫椤、桫椤、小黑桫椤、金毛狗、福建柏、华南五针松、鹅掌楸、樟、闽楠、任豆、野大豆、花榈木、半枫荷、十齿花、红椿、马尾树、喜树、香果树、普通野生稻等20余种,其他珍稀濒危植物还有海南粗榧、短萼黄连、八角莲、观光木、广西隐棒花以及兰科植物等90多种。保护区植物中有中国特有属35个,地区特有种和准特有种100多种,以九万山或大苗山命名的种类就有30多种,因此九万山是广西三个植物特有现象中心之一。
社会经济: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