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6-10-06
更新日期: 1970-01-01
编辑:
浏览次数: 3626
标签:
云南省国家自然保护区
概述:
云南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和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彝族自治县的结合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0°19′~100°45′,北纬24°17′~24°55′之间,属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南北长约83km,东西宽约5~7km,保护区总面积31313平方米;,核心区面积17 644平方米,缓冲区面积10 804平方米;实验区面积平方米。 2000年4月,国务院将合并后的景东和南涧无量山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并定名为云南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行政区域:
景东彝族自治县、南涧彝族自治县、大理市
主要保护对象: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黑冠长臂猿等珍稀动物及栖息地
地质地貌:
无量山自然保护区处在滇西缅北、横断山脉、云贵高原、中南半岛四个地理区域的结合部位,在云南地貌区划中属横断山脉南端中山峡谷亚区,与哀牢山同处于横断山系和云南高原两大地理区域的接合部。山体支脉向东西两翼扩展而呈扇形。
保护区为中山峡谷地区,系云岭山脉南延两大分支中的西支山脉,与东支山脉哀牢山平行。地势为北高南低,中间高两头低,北部狭窄高峻,海拔2500以上,南部开阔低矮,海拔约1500米,相对高差大,由澜沧江水面到山顶气候与植被呈垂直分布。海拔在3000米以上的山峰数座,主峰猫头山海拔3306米,与澜沧江河谷相对高差达2300米。地质结构有石灰岩、砂岩、页岩、低谷、平坝和丘陵。
水文:
无量山东西两侧有河流20余条,分别与川河和澜沧江组成羽状水系。保护区东面为川河流域,西面是澜沧江河谷,呈一狭长带状,南北长约33公里,东西宽约6公里。
气候:
气候为中亚热带、南亚热带的过渡地带,年均温度18.3℃,年降水量为1100毫米。无量山两坡气候存在一定的差异,西坡年降水量高,但温度偏低。气候垂直分布明显:东坡海拔1100~1800米为南亚热带气候;1800~2200米为中亚热带至北亚热带气候;2200~2900米为暖温带气候;2900~3306米为温带气候。西坡澜沧江深度下切,焚风效应显著,在海拔1200米为干热河谷气候,其他各带与东坡接近。
植被:
区内有各种树木45科151种。植被有云南铁杉、普洱松, 元江拷—刺包烁;银木刺包烁;截果林—木荷林;银木荷—刺包烁林;早冬瓜林;杜鹊灌丛, 南烛灌丛,紫茎泽兰群落等九个类型。国家级保护珍稀植物有水青树、长蕊木兰、红花木莲、普洱玉兰、景东翅子树、白菊木、黑节草。此外还有珍贵树种中华桫椤、多花含笑、福贡玉兰、云南红豆杉、马蹄荷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黑长臂猿、蜂猴、金丝猿、灰猴、孟加拉虎、野牛、黑颈长尾雉。
保护区有维管束植物1500多种。区系成分组成复杂,具有南北过渡的特点。植被垂直分布明显:
①东坡海拔1300米以下为农业区,产香蕉、龙眼、芒果等热带水果;
②海拔1300~1800米为思茅松、季风常绿阔叶林;1700米为云南松林、半湿润常绿阔叶林;
③海拔2200~2700米为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
④2600~2900米为云南铁杉针阔叶混交林;
⑤2700~3000米为山顶苔藓矮林;
⑥3000米以上为杜鹃灌丛。
西坡海拔1200米以下澜沧江河谷为干热稀疏灌丛。其他各带与东坡大致相同。
国家保护植物二级有水青树、长蕊木兰;三级有红花木莲、大叶木兰、景东翅子树、顶果木、林生芒果、千果榄仁、红椿、龙眼、大王杜鹃、云南榧树、黑节草、白菊木等。珍贵树种有多花含笑、福贡玉兰、云南红豆杉、马蹄荷等。
在海拔2500~2900米的山脊,有原始的云南铁杉林,呈纯林分布,无量山为云南铁杉分布区的最南缘,具有重要科研价值。
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云南红豆杉、南方红豆杉、伯乐树、长蕊木兰4种;二级保护的中华桫椤、苏铁蕨、水青树、云南榧树等7种;有云南省级保护植物鸡血藤、冬樱花、滇西紫树等19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