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6-10-06
更新日期: 1970-01-01
编辑:
浏览次数: 2657
标签:
内蒙古自治区国家自然保护区
概述:
红花尔基樟子松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大兴安岭南段西坡,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的南端,坐落在红花尔基林业局红花尔基林场施业区内。西临呼伦贝尔草原,东枕大兴安岭西鹿。
1998年保护区成立,2003年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20085公顷,主要保护沙地樟子松森林生态系统。
地质地貌:
红花尔基樟子松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地貌为垄状坡度起伏的沙地和低山丘岭构成的山地,坡度较缓,一般沙地为0到5度,山地为10到15度。海拔767到1155米,相对高差约388米。
水文:
保护区东靠红花尔基河,西邻道勒古河,南边为辉腾河。保护区内南端道勒古河横穿而过。
气候:
保护区属于低海拔寒冷半湿润林区,年降水量260—490毫米,年日照数为2800小时,年平均气温-1.5℃—3.7℃,无霜期100天左右。
土壤:
保护区内有四种土壤类型和六个亚类;沙土类—松林沙土亚类、生草沙土亚类;灰色森林土类—灰色森林土亚类;黑钙土类—黑钙土亚类。粗骨质黑钙土亚类;草甸土类—暗色草甸土亚类。
植被:
保护区区域内共有植物74科,302属,682种。其中,木本植物49种,常见药用植物100余种,约占大兴安岭药用植物种数的40%,食用浆果类、坚果类有10余种,红花尔基樟子松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种类相对较多,在大兴安岭南段西坡具有较高的代表性。除主体保护对象长子松是国家二级珍贵树种外,还有三级保护植物黄芪、草苁蓉等。
保护区内野生食用菌种类统计有80余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的食用菌10余种之多,主要有蒙古口磨、铆钉菇、鸡油磨、大白桩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