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海伦市水土保持工作概况-政府

黑龙江海伦市水土保持工作概况-政府
发布日期: 2016-10-06 更新日期: 1970-01-01 编辑: 浏览次数: 4960
标签:

贡献者 :

单位 :

地址 :

电话 :

邮箱 :

海伦市水土保持工作概况 海伦市人民政府

海伦市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地处小兴安岭山地向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从东北到西南由丘陵、高平原、河阶地、河漫滩依次呈阶梯形逐渐降低,地形地貌复杂,具有漫川漫岗、坡缓坡长、岗川交错、岗洼相间等特点。全市幅员面积4667.28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1647.09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5%。严重的水土流失使跑水、跑土、跑肥现象十分普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给农民生产和人民群众生活带来极大危害,对社会经济发展构成了潜在的威胁。近年来,在中央财政的扶持下,在上级水利部门的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干部、群众广泛开展了治山、治水活动。 通过治理,治理区内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水土保持防护体系,农业基本条件得到了根本改善,生态环境由恶性循环转为良性循环。涌现出一批小流域治理典型,特别是东风镇小流域的治理模式尤为成功。下面,就结合实际,把我市几年来的综合治理情况作以下简要汇报。一、水土流失情况 海伦市水土流失面积为164,709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35.3%;其中耕地流失面积139,697公顷,占总面积的84.8%。占耕地面积的52.5%。在水土流失面积中,水蚀面积为123,264公顷,风蚀面积为41,445公顷,分别占流失面积的74.8%和25.2%。全市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4467吨/平方公里。在现有水土流失面积中。全市有较大的侵蚀沟4706条,侵蚀沟总长416公里,侵蚀区内的沟壑密度为0.3公里/平方公里。二、社会经济情况 海伦市总土地面积为4667.2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66,328公顷,林地面积61,050公顷,草地面积1,985公顷,荒地面积78,527公顷,水面28,474公顷,其他用地30,364公顷。全市共有23个乡镇,市属国营农、林、牧场5个。总人口79.1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5.03万人,农业劳力19.40万人,人均耕地0.39公顷,劳均耕地1.4公顷。主要粮食作物有大豆、玉米、小麦、水稻、谷子、马铃薯;经济作物有亚麻、甜菜、油料等;粮豆单产3,846公斤/公顷,总产10亿公斤左右,平均每个劳动力生产粮豆5,258公斤。全市农业总产值137,28万元,林业总产值2,156万元,牧业产值13,823万元,副业总产值1,838万元,人均收入2,440元。全市共有拖拉机(混)1,027台,平均每台拖拉机负担耕地259公顷;共有役畜38,580头,平均每头役畜负担耕地6.9公顷。三、土地利用现状 海伦市总土地面积为4667.2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66,328公顷,林地面积61,050公顷,草地面积1,985公顷,荒地面积78,527公顷,水面28,474公顷,其他用地30,364公顷,分别占总土地面积的57.1%、13.1%、0.4%、16.8%、6.1%、和6.5%。详细情况见附表。四、矿产资源开发情况 全市共有砖瓦厂21个,石场10个,矿产资源相对匮乏。(一) 土地、矿产资源开发情况 1、海伦市共有砖厂21个,年生产能力为 5921万块,主要分布在全市21个乡镇,占地面积1326亩,造成水土流失600亩。2、全市共有采石场10个,年生产能力为5.2万立方米,主要分布在海伦市双录乡和东方红等乡镇境内,占地面积343亩,造成水土流失246亩。(二)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 全市砖厂、石厂等开发项目中的侵蚀面积为906亩,侵蚀强度为2560吨/平方公里。由于,水土流失使土层变薄,地力减退,粮食减产。严重的地块黑土层厚度为零,大面积出现“破皮黄”,极大地制约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地力变得支离破碎,影响耕种和交通,给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三)开发建设活动水土保持工作开展情况 到目前为止,全市共应编报土地、矿产资源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29个,已编报29个,审批数量为29个。
五、水土流失防治情况 (一)防治现状 海伦市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已经得到各级领带和有关部门的重视,被省水利厅列为省内水土流失防治重点市之一。经过二十多年来的防治工作,到目前为止,全市已经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1815公顷,其中包括坡耕地59349公顷,占全市水土流失面积的43.6%,其中修水平梯田2708公顷,修坡式梯田6052公顷,地埂坡耕地5034公顷(控制面积),改垄16994公顷,为优化生态环境植水保林26859公顷,果树1182公顷,农防林7266公顷(控制面积),其它520公顷,治理荒坡7266公顷,其中经济林455公顷,水保用材林4193公顷,其它552公顷;治沟2400条,修塘坝31座,水保桥涵690处。目前全市尚有92891公顷的水土流失面积需要治理,有些虽经过治理,但质量不高,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标准。(二)防治效益及主要经验教训 海伦市改造坡耕地,防止水土流失取得的效益比较显著。以东风镇小流域综和治理为例,该镇由6条小流域构成,总面积111.7平方公里,1968年治理前流失面积5526.7公顷,占面积的51.3%,全镇有大小侵蚀沟488条。经过1968——1985年的综合治理、连续治理后,与治理前相比,减水效益和减砂效益,分别达到92%和96%以上,粮食单产增加1倍,农业总收入增加近3倍,人均收入增加2.4倍。该流域综合治理1986年通过技术鉴定,1987年被评为省科技成果进步3等奖。1988年该技术推广项目获省长特别奖。通过东风小流域综合治理,得出的经验教训是:治理坡耕地防治水土流失必须以生态经济学为指导,克服就水保而水保或重减水减砂效益而忽视经济效益的思想,应做到治理坡耕地防治水土流失与增强农业生产后劲、加快群众脱贫致富相结合,长远利益与近期利益相兼顾,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同步发展,植物、耕作、工程三大措施并举,走以小流域治理为单元的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的路子。

                   二○○五年九月十七日

作者:海伦市人民政府

关注公众号
获取免费资源

数据获取方式--离线申请

请用户耐心阅读 数据使用声明 , 并填写以下内容:

[1] 填写离线申请表与使用说明 下载

[2] 填写数据共享协议 下载

[3] 填写数据应用成效说明 下载

将以上3项文件填写完毕后,纸质 邮寄 到本资源点,待我们工作人员审核完成后, 即可申请本数据。

数据共享群--扫描二维码入群
数据共享群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