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西沙群岛西沙东岛白鲣鸟省级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

海南省西沙群岛西沙东岛白鲣鸟省级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
发布日期: 2016-10-06 更新日期: 1970-01-01 编辑: 浏览次数: 4727
标签:
概述:

东岛为珊瑚岛,面积约1.5平方公里。这里气候为热带海洋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是全国水热条件最优越的地区之一。岛上热带植物丛生、树林茂密,天然植被属珊瑚岛常绿林,由麻枫桐(白避霜花)、海岸和、银花树、羊角树、草海桐等代表性植物组成,人工植被有椰子、榄仁(批把)、木麻黄等。麻枫桐群落为白鲤鸟提供了良好的栖居场所。

1980年9月,当时的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海南省西沙群岛西沙东岛白鲣鸟省级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以保护珍贵的海洋鸟类白鲤鸟。西沙东岛白鲣鸟保护区是中国位置最南的自然保护区。

白鲣鸟,全身洁白,渔民们称为“鸟白”。是西南中沙群岛的主要鸟类。主要集中在西沙群岛的东岛。属鲣鸟科,是大型海鸟,列为国家第一级保护动物。白鲣鸟颇善飞行,早出晚归,飞行方向随季风变化很有规律,被渔民亲切地称为“导航鸟”。即可根据鲣鸟的飞行规律确定航行方向和岛屿位置。它们体重一公斤左右,两翼较长、发达,善于飞翔,常成群在海面低飞寻食鱼类。白鲤鸟的生活习性是白天飞离海岛,到大海深处去捕食,夜归宿于岛上。营巢孵卵期间也停留在岛上。

自古以来,在渔民中是禁止捕杀鲣鸟的 1981年我国政府划定东岛为白鲤鸟自然保护区。西南中沙群岛办事处派出专人上岛管理。驻岛人员大量植树造林,为鸟类提供栖场所,适风季或雨天,救助幼雏小鸟;并教育过往人员,保护鸟上生态环境和保护鸟类资源。东岛白鲣鸟自然保护区环境优良,鸟类生长繁衍如常。全岛已有鸟类50多种,白鲣鸟达约3万只,数万只白鲣鸟以岛为家,形成了浩翰南海中名符其实的鸟岛、鸟类天堂,成为我国鸟类密度最大的保护区之一。

类型
野生植物
级别
省级
主管部门
海洋
序号:
琼50
保护区名称:
西沙东岛白鲣鸟
行政区域:
西沙群岛
面积(hm2):
100
主要保护对象:
白鲣鸟及其生境
始建时间:
1980/1/1
地质地貌:
水文:
气候:
土壤:
植被:
社会经济: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