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鄱阳湖候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地理环境

江西鄱阳湖候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地理环境


发布日期: 2016-05-16 更新日期: 2016-05-16 编辑:from_marsh 浏览次数: 4995

标签:

摘要: 地理位置 鄱阳湖候鸟保护区主要部分位于江西省永修县境内,面积22400公顷,包括大湖池、蚌湖等9个湖泊及周围湖滩草洲。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的西北角,是候鸟理想的越冬地。全区有鸟类258 种,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9种,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有32种,是...

地理位置

鄱阳湖候鸟保护区主要部分位于江西省永修县境内,面积22400公顷,包括大湖池、蚌湖等9个湖泊及周围湖滩草洲。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的西北角,是候鸟理想的越冬地。全区有鸟类258 种,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9种,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有32种,是世界上最大的白鹤越冬地,全球约95%的白鹤在此越冬,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越冬鸿雁群体所在地。该保护区是世界保护、研究鸟类的重要基地。

气候

鄱阳湖保护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型气候,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四季分明。保护区年均气温为 17.1℃,7 月份气温最高,平均为 29.1℃,极端最高气温 40.2℃;1 月份气温最低, 平均4.5℃, 极端最低气温为-9.8℃。无霜期 270 天。日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达 1970h,以 8 月最多,2 月最少。湖面上年平均最高气温比陆地上低 0.3℃左右,而 1 月份平均气温比陆地上高 0.5℃左右,水温一般高于气温,最大温差可超过 4℃。年辐射总量为 45×10⁶kJ/㎡,是江西省乃至长江中下游地区光能资源富有区域。除 7 月外,其他各月均是散射辐射大于直射辐射。这是鄱阳湖大水体效应与鄱阳湖盆地效应共同作用所形成的。保护区地处老爷庙以南,由于庐山和湖口水道的狭管效应,老爷庙水域是长江中下游湖泊中的大风区,风速较大,风向以偏北风为主,平均风速为 3.9m/s,最大风速为 12~17m/s。保护区年降水量 744.1~2363.2mm(最大值出现在 1954 年,最小值出现在 1962 年) ,年平均为 1426.4mm。雨量充沛,但时间分配不均匀,降水主要集中在4~6月份,占全年的47.4%。11月至次年1月是少雨期,降水量仅占全年的9.9%。

水文

鄱阳湖保护区位于鄱阳湖最大的入湖河流赣江主支(赣江三角洲分支河流,有主支及北支、中支和南支)与修河下游河湖交汇处,洪水期被水淹没,枯水期广泛出露的水位消落区及其毗邻的浅水区,介于陆上三角洲平原向湖区常年淹水区的延伸过渡带,即三角洲前缘沉积带。

湖区受修河水系和赣江水系影响,水位存在着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每年的 10 月至次年 3 月是枯水季节,这时水面仅有 500k㎡,低水位仅13m,晚冬最低水位时湖水仅 0.2~0.8m,形成大大小小9个独立的季节性湖泊及湖滩草地,暴露出来的湖底,形成旷如平野的泥滩和草洲;4~9 月是丰水季节,水面约 3000k㎡,最高水位达海拔 21m,9 个湖泊与鄱阳湖连成一片,融为一体,形成鄱阳湖水一片汪洋,具水乡泽国的景观。因此,人们经常用“枯水一线,丰水一片”来形容鄱阳湖的水位变化景观。鄱阳湖具有典型湿地的特点,按成因和分布主要有潮间带滩涂和入湖三角洲形成的湖岸湿地;季节性漫滩与泛滥洼地形成的河流湿地;水位消落区滩地与入湖三角洲形成的湖泊湿地。鄱阳湖湿地面积(即水位消落区及其邻近浅水区)逾 2500k㎡,占鄱阳湖面积的78%。

地貌

在地貌组合结构上,湿地由分支河道两侧天然堤—侧缘缓坡—碟形洼地所组成。在沉积断面结构上,地面高程由高到低分别为高漫滩(草滩)—低漫滩(包括过渡稀疏草滩和泥滩)—积水洼地等沉积单元。沉积物主要为细粉沙、极细粉沙和黏土。局部还分布有岗地,其中有丁家山、吉山和太阳山。在地貌景观上,上述山丘,在枯水季节处于湿地平原上的高地,汛期时沦为湖水包围的岛山。保护区9 个湖泊位于赣江、修河两岸,海拔为 14~17m,地势低平,向鄱阳湖稍微倾斜。由于河床往返推移与分汊,形成扇形冲积,泥沙淤积成沙坝、天然堤、湖沼等独特地貌。在鄱阳湖湿地中,吴淞高程 16~12m 处的湿地最适宜越冬候鸟栖息,候鸟主要集中在吴城镇周围大小 9 个洼地。

关注公众号
获取免费资源

随机推荐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