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DC-D天文学科中心

1 机构

挂靠单位: 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

地 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

通 讯: 北京天文台天文数据中心

邮 编: 100080

电 话: 2545179

电报挂号: 9053

传 真: 22040 BA0ASCN

E-Mail: KDR@ BAO01.BAO.AC.CN;或 LQB@ BAO01.BAO.AC.CN.(INTERNET)

中心主任: 李启斌

李启斌 研究员 1936年出生,湖北宜昌人。195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数学天文系。后在北京天文台从事天体物理研究。现任北京天文台台长。曾任北京天文学会理事长(1987—1990),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1989-1992)。1989年起兼任WDC-D天文学科中心主任。1991年任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五委员会(天文数据与文献)组委,1993年任国科联数据中心委员会委员。在星系密度波、类星体、毫秒脉片星等方面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多次获得中国科学院奖励。著有《哈雷彗星》、《天体是怎样演化的》(获全国新长征科普作品一等笑)。

2 宗旨与任务

世界数据中心中国中心天文学科中心于1989年4月正式成立。该中心设在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天文学科中心以中国天文学界为依托,并且主要为中国天文学界和有关学科领域服务。它是中国天文学界对数据进行收集、存储、整理、评估、交换、发布、利用和咨询的机构。其宗旨是促进国内外的天文数据交换,达到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天文数据的作用,所涉及的数据范围包括天文学所有领域的数据。

天文学科中心的主要工作是:

(1) 与世界各天文数据中心广泛联系,进行数据交流,收集我国科研工作需要的天文数据,分发,提供科研人员使用。目前我们通过法国斯特拉斯堡恒星数据中心、美国NASA 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收集到天文星表495多个。分发、提供全国各天文台、高等院校和测绘部门使用。1990年以来先后接待荷兰、美、法、罗马尼亚、德国等来华学者及WDC-B代表团,世界数据中心主席Ruttenberg,WDC-A代表团等20多人次来中心访问,加强了天文学科中心与各国数据工作者及数据中心的友好联系。

(2) 组织我国天文数据进入国际天文数据系统,帮助沟通我国与国外天文数据工作者的联系。

自1990年以来,天文学科中心通过法国斯特拉斯堡恒星数据中心,将我国科研人员做的南银冠极双星表,中国大地测量星表,光电等高星表等5个星表编入CDS星表目录,提供全世界感兴趣的科研人员使用。

从1991年1月1日开始,以世界数据中心中国中心天文学科中心的名义,通过新华社电讯、电传、文字公报等形式向全国、全世界每半月发布一次太阳活动状况和太阳活动预报。预报的主内容有前半月太阳活动区耀斑情况,未来半月太阳黑子相对数月平均值,预计未来半月中短波通讯干扰情况及太阳质子事件,对航天、无线通讯,物探等有一定参考价值,引起了国内外有关单位的兴趣。向国内10多个单位及日本、法国、澳大 利亚、独联体、美国等每半个月作一次预报。

(3) 为我国科学家提供使用、编制数据所需的条件,提供参考星表、软件和必要的帮助。

目前中心已有的仪器设备情况:

微VAX-2计算机一台(附1600密度磁带机一台,打印机一台,通普终端二台,图形终端一台)用于天文数据库建库及服务。

80286微机二台(附CD-ROM阅读器)作为光盘阅读系统使用。目前我们已收集有5种CD-ROM光盘。

(4) 收集天文文献数据,建立文献检索系统,为科研人员査找文献提供方便。目前中心已收集了自1980年以来的全世界的天文文献目录,开展文献检索服务。每年大约有150人次来中心进行文献检索,提供文献约3万多条,打印出来或制成软盘供用户使用。

3 与地学研究有关的天文数据

3.1 太阳活动资料

我国天文学对太阳的观测和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的观测记录散见于古籍之中。80年代我国整理出版了中国古代天象资料汇编,书中记录了古代中国记录的天象资料。现代太阳观测资料我国也有几十年的积累。自1971年开始,由北京天文台负责汇总全国各天文台、站观测记录的太阳活动资料,编辑出版了“太阳地球物理资料”,共出版224期,积累了21年观测的数据。资料内容有:太阳黑子观测的资料,太阳活动区磁场与速度场观测资料,太阳射电观测资料,电离层突然扰动资料,宇宙线强度资料,地磁指数和磁暴。刊物还不定期地刊登有关太阳活动的论文。刊物向国内100个单位和个人进行了发送,自1978年以后向国外20多个国家50多个单位,包括WDC成员单位发送,进行资料交换。并能随时为用户提供黑子相对数(国际RI值)、射电流量(10厘米渥太华值)、耀斑资料服务。“太阳地球物理资料”目前我们只能提供书本型资料。1992年开始我们在研制建立太阳地球物理资料数据库,1995年以后就可以用软盘形式提供太阳地球物理资料。

3.2 中国综合世界时系统(Chinese Joint Universal Time System)

1959年根据我国上海天文台和紫金山天文台六架仪器(包括丹容等髙仪、目视中星仪和光电中星仪)的时纬观测建立了中国世界时系统。经过发展于1974年以后已有13架经典仪器,包括南京天文光学仪器厂生产的4架光电等高仪和分布在北京、上海、云南天文台和武昌、天津时纬观测站其它光学仪器,基本上形成了时纬观测网。中国综合世界时的精度达到大约±0.002秒,它满足了我国用户的使用。

自1983年在全世界进行了新技术的观测,这些新技术包括:甚长基线干涉 (VLBI)、人造卫星激光测距(SLR)、月球激光测距(LLR),它们的观测精度比用光学技术获得的高1一2个量级,但是光学观测的数据资料,到现在为止有大约100年的长序列。

1987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和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IUGG)建立了国际地球自转服务(IERS),它于1988年1月1日开始进行。以取代时间局地球自转组和国际极移服务(IPMS)的功能。在国际地球自转服务中心为了地球方位参数(EOP)的测定,使用了新技术观测。目前在15个国家还有大约60架仪器还在连续地进行观测,其目的是与从新技术和光学技术得到的地球方位参数(EOP)进行比较。自1987年底上海天文台负责光学观测资料的收集和分析。

中国世界时系统主要由上海天文台负责。作为世界数据中心中国中心天文学科中心的一个分支在上海天文台建立了天体测量数据库。目前可提供3种数据服务。

(1) 中国世界时系列资料(1959—)。

(2) 中国时纬光学观测资料(1957— )。

(3) 全球时讳光学观测资料。

如果任何人对这些资料感兴趣,可以直接与上海天文台联系,他们可以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