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为何在魏徵死后砸了他的墓碑

唐太宗为何在魏徵死后砸了他的墓碑


发布日期: 2016-10-24 更新日期: 2016-12-12 编辑:xuzhiping 浏览次数: 4702

标签:

摘要: 唐太宗的一面镜子 死后的待遇 唐太宗李世民和魏徵的故事被世人所称道,并传为千古美谈。唐太宗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徵死时他还很伤心地说我失去了一面宝贵的镜子。可是谁又能想到,魏徵死后不久,李世民就亲自砸了...

唐太宗李世民和魏徵的故事被世人所称道,并传为千古美谈。唐太宗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徵死时他还很伤心地说我失去了一面宝贵的镜子。可是谁又能想到,魏徵死后不久,李世民就亲自砸了魏徵的墓碑,翻脸比翻书还快。

唐太宗的一面镜子

魏徵,河北人,曾是太子李建成的重要谋士。“玄武门之变”以后,李世民在审问魏徵时问道:“你为什么为李建成出谋划策,与我作对?”魏徵神情自若地说:“如果太子早听从我的意见的话,就不会有今日之死。”李世民非但没有怪罪于他,反而还对他委以重任。

唐太宗初登基,踌躇满志,励精图治,常常把魏徵带到寝殿里,跟他讨论自己为政的得失。魏徵原本就有经国济世之才,此时无中喜逢知己之主,当然竭诚辅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唐太宗也欣然采纳魏徵的意见,还夸奖他说:“人家都说魏徵举止粗鲁,我看这正是他可爱的地方!”魏徵性格耿直,敢于犯颜直谏,前后共劝谏唐太宗200余次,为唐初社会经济繁荣局面的出现,做出了重要贡献。

有一次,唐太宗准备对关中地区16——18岁的男子实行大规模征兵。魏徵极力反对,他说:“如果把水抽干而捕鱼,今年是能捕到好多鱼,可是到明年就捕不到鱼了。如果把森林烧了抓野兽,那么到第二年就没有野兽可抓了。如果现在连16岁的青年也要征来当兵,那么势必会造成将来劳动力减少、农田荒芜、赋税无源、财政空虚的后果。”唐太宗采纳了魏徵的谏言。

还有一次,唐太宗在群臣的怂恿下,准备到泰山封禅从祭天,以炫耀自己的德行。但这种行动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还将给沿途百姓带来沉重的负担。魏徵很明确地劝告唐太宗:“隋末以来,全国战乱频繁,大片土地荒芜,各地受到的严重破坏到现在还没有恢复过来。如果皇帝去封禅,必然会带大批官吏和卫队,那么一路上将给老百姓造成多大的负担呀!”唐太宗由此想到隋朝灭亡的教训,立即取消了封禅计划。

又有一次,唐太宗问魏徵:“为什么历史上的君王有明君和昏君之分呢?”魏徵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他还列举了历史止尧、舜贤君和夏桀、秦二世等昏君的例子说:“治理天下的君王,如果能够采纳来自下面的意见,那下情就能上达,就不会受到蒙蔽。”魏徵还经常劝谏唐太宗要居安思危,自始至终保持兢兢业业的治国态度。后来,他觉得唐太宗不像早先那样节俭朴素、体恤百姓、勤于治国了,就写了一封谏书提醒唐太宗。唐太宗看后,觉得他说得很对,就把他的谏书贴在墙上,时时观看,以便提醒自己不要松劲。

死后的待遇

公元643年,魏徵病死。唐太宗非常难过,流着泪对身边的人说:“魏徵就是我的一面镜子,他总是告诉我哪儿错了。现在他死了,我从此失去了一面镜子!”可是在魏徵死后不久,一切都发生了让人瞠目结舌的变化。由于魏徵死前曾秘密推荐的杜正伦因罪被罢免、侯君集参与谋反被斩首,于是李世民就开始怀疑魏徵这位看似老实的人有结党营私的嫌疑。

后来,唐太宗又得知魏徵曾把谏书给记录历史的褚遂良观看,更加怀疑魏徵是故意博取清正的名声,心里很不高兴,下旨解除了魏徵长子魏叔玉和衡山公主的婚约。到后来,他越想越恼火,竟然亲自砸掉了魏徵的墓碑。一段君臣佳话,竟以此为终。让人叹息!

关注公众号
获取免费资源

随机推荐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