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粒径粒形


发布日期: 2015-02-06 03:38:23 UTC

标签:

土壤是由液体、气体、固体三相组成,不同粒径粒形的土壤颗粒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的粒径粒形分析的目的是为了测定不同粒径粒形土壤颗粒的组成,并进行土壤质地的确定。而土壤质地则是土壤最基本的特征之一,是土壤分类的重要依据,对土壤肥力、土壤养分运移、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及土壤可蚀性等具有重要影响。 目前测量土壤粒径粒形的方法很多,有筛分法,沉降法,激光衍射法,电阻法以及静态图像法等。

关于这些方法的详细介绍可以参考有关书籍,这里就不赘述了。值得指出的是在激光衍射法中,其理论基础是FRAUNHOFF 衍射或者MIE 散射理论,这两种方法都是根据在颗粒在焦平面上形成的衍射以及散射信号的强弱来推算颗粒的大小。而传统的图像法中,是借助显微镜、摄像头或数码像机和图形采集卡利用计算机软件对采集的图像进行处理和计算,从而得到颗粒的大小以及形状参数。

考虑到这种方法单次所测到的颗粒个数较少,一般采用通过更换视场的方法进行多次测量来提高测试结果的真实性。


本文链接: 土壤粒径粒形
版权所有: 非特殊声明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