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在传统的岩石地层学上 将寒武纪三分为早寒武世、中寒武世和晚寒武世。 2.根据国际地层学研究的新要求,国际上使用了新的年代地层学的寒武纪四分法来取代三分法,即: 纽芬兰统,第二统,第三统,芙蓉统。 纽芬兰统和第二统内又各分为两个阶,第三统和芙蓉统各分为三个阶...
1.在传统的岩石地层学上
将寒武纪三分为早寒武世、中寒武世和晚寒武世。
2.根据国际地层学研究的新要求,国际上使用了新的年代地层学的寒武纪四分法来取代三分法,即:
纽芬兰统,第二统,第三统,芙蓉统。
纽芬兰统和第二统内又各分为两个阶,第三统和芙蓉统各分为三个阶。与我们一般的认识不同,作为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代表的三叶虫,是在第二统的早期才出现的,而不是寒武纪的一开始。
寒武纪动物群以具有坚硬外壳的、门类众多的海生无脊椎动物大量出现为其特点,是生物史上的一次大发展。其中三叶虫最为常见,是划分寒武系的重要依据。其它尚有无铰、几丁质外壳的腕足类小舌形贝、小园货贝以及古杯类和软舌螺等。植物群以藻类为主,还有一些微古植物。寒武纪三叶虫群分区现象特别明显。
动物地理区主要有两个,即东方太平洋区和西方大西洋区。大西洋动物群,其分布范围包括大西洋两岸,如西北欧及美洲最东部新英格兰地带。早寒武世、中寒武世和晚寒武世分别以贺尔姆虫、奇异虫和油栉虫为代表。太平洋动物群,则以莱德利基虫、库庭虫和褶盾虫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