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分类列表

地图分类列表


地图引用

中国明朝时期哈密等卫历史地图

发布日期 :2025-10-27 06:31:39 UTC      

分类 :明朝历史地图

中国明朝时期哈密等卫历史地图

一、设立背景与初期建制(1368-1424年)

明朝在西北边疆推行“关西七卫”体系,其中哈密卫(1406年设立)是控制西域的战略支点‌。明成祖朱棣通过册封元裔贵族安克帖木儿为忠顺王,并设回回、畏兀儿、哈剌灰三大族群共治的军政机构,形成“以夷制夷”的羁縻统治模式‌。哈密卫承担译介贡表、监控瓦剌及吐鲁番动向的职能,成为丝绸之路咽喉的军事屏障‌。

二、正统至成化年间的危机(1439-1487年) 瓦剌侵扰阶段‌:1443年瓦剌也先攻占哈密,掳掠忠顺王母妻,迫使哈密王臣服‌。 吐鲁番崛起‌:1463年吐鲁番速檀阿力首次攻陷哈密城,忠顺王母弩温答失里率众退守苦峪‌。 反复争夺‌:1468年罕慎联合罕东、赤斤二卫夜袭哈密,短暂复城,但吐鲁番仍多次控制该地‌。

三、嘉靖年间的最终失守(1529-1644年)

吐鲁番满速儿于1513年迫使哈密王拜牙里投降,明朝虽于1529年讨论弃守问题,最终在嘉靖年间放弃哈密‌。部分哈密民众内迁肃州,标志着明朝经略西域的战略终结‌。

四、历史影响

哈密卫的兴衰反映了明朝边疆政策的演变:永乐时期的主动进取,至中后期转为被动防御‌。其军政合一制度为清代新疆治理提供了借鉴。

关注本站微信公众号,回复“m05a5”,获取验证码。

在微信里搜索“开源集思”或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