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献者 : 李长胜(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所)
单位 :
地址 :
电话 :
邮箱 :
本数据集所反映的草地包括植被覆盖度>5%的各类天然草地,次生草地,树木郁闭度<0.3%的疏林草地,灌木郁闭度<0.4的灌丛草地,有放牧利用价值的高寒灌丛,以及施以人工措施的改良草地和人工草地。 本图集最小图斑面积为:天然草地4mm2,人工草地2mm2。地面面积小于4 km2的天然草地和小于2 km2的改良草地被视为零星小块草地,本图集不与反映。空间覆盖范围:L-52, M-52, L-53,M-53, K-52, M-50, N-51,N-52, M-51,L-51, L-50,K-51,K-50, J-51
数据集来源为本所积累资料,1:100万中国草地资源图编制委员会绘制,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1993年。
扫描、校正、配准矢量化。东北植被资源数据库编码设计是建立在东北植被资源分布图(1:100万)基础上,采用该图植被分类系统,根据该图图斑注记,结合编码原则来设计。Supermap人工跟踪矢量化,然后对数据进行编辑、转换、分析处理、制图输出,转化为shape.file格式数据。
Krasovsky_1940_Albers
制定数字化操作规范。人工跟踪数字化过程中,规定操作人员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同时由专人负责质量审查。数字化结果基本保持原始图集质量标准。按照野外调绘标准执行,加工按照地理标准执行,在加工生成数据表时,剔除了一些明显误差数据。
本图集最小图斑面积≥400公顷,小于表现面积的零星草地面积未统计。
为尊重知识产权、保障数据作者和数据服务提供者的权益,请数据使用者在基于本数据所产生的研究成果(包括项目评估报告、验收报告,以及学术论文或毕业论文等) 中标注数据来源和数据作者,并按照[数据引用方式]标注需引用的内容,并将可公开成果提交到“国家地球系统数据共享平台(http://northeast.data.ac.cn)”。
中文发表的成果:数据来源于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国家地球系统数据共享平台-东北黑土科学数据中心(http://northeast.data.ac.cn);
英文发表的成果: National Science &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of China, Data Sharing Infrastructure of Earth System Science (http://northeast.data.ac.cn)。
“感谢国家地球系统数据共享平台-东北黑土科学数据中心(http://northeast.data.ac.cn)提供数据支撑。”
此条数据来源请参考:东北地区1:100万草地资源数据(1993年)
关注公众号
获取免费资源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