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献者 :
单位 :
地址 :
电话 :
邮箱 :
建设生态农业坚持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
—— 海伦市东风镇历经30多年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效果
东风小流域的治理见证了一部历史,那就是东风人民摆脱了贫穷,走上了富裕路。就治理而言,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
一、计划经济条件下,小流域的治理。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生态农业的建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1983年海伦全县农村也实行了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面对市场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新格局,东风干部群众如何把植树造林等生物治理工程继续进行下去,进一步建设生态农业?他们经过一段冷静思考和全国各项改革政策的深入学习,又找到了新出路,摸索出适应各家各户的个体经济体制——“育造管”快速造林新措施。
1、尽量把农民义务工、劳动积累工用于植树造林,镇党委(1985年东风撤社建镇)和村党支部依据省委颁发的"农民负担管理条例"中农民的劳动积累主要用于农村农田基本建设和植树造林的规定,以村为单位,每到春秋植树造林季节党委和政府都发动各村组织有承担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的男女农民,集中人力、大兵团作战,平整土地,开工挖树坑,植树造林。用这种形式每年春秋两季全镇都造林2000亩上1990年至2000年10 年间,全镇农民共向植树造林投放义务工或劳动积累工近30万个,造林2万多亩。群众都觉得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荫及子孙的好事。
2 、粮地养造林。
3、发动造林专业户承包“五荒”造林。
4、建林场促进全镇造林。
5、建立护林联防组织,层层落实林木管护机制。
6、建立以镇政府花木公司为龙头的育苗产业集团。
三、小流域治理成后带来的“三个效益"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