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水保局黑土区会议讲话

辽宁省水保局黑土区会议讲话
发布日期: 2016-10-06 更新日期: 1970-01-01 编辑: 浏览次数: 2880
标签:

贡献者 :

单位 :

地址 :

电话 :

邮箱 :

辽宁省水保局黑土区会议讲话 一、试点工作进展情况 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试点工作在我省柳河流域和绕阳河流域2个项目区同时开展,涉及3个市4个县共86条小流域,流域总面积2576.31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面积720.39平方公里,占项目区总面积的27.9%。两年来,我省两个项目区的广大干部群众克服了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苦干实干,共出动人工625万个工日,动用土石方1057.41万立方米,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296.59平方公里。其中,农业水平梯田12.18平方公里,地埂植物带38.35平方公里,改垄47.36平方公里,水保林10平方公里,经果林22.67平方公里,截水沟25.69平方公里,生态修复140.34平方公里,修谷坊1068座,沟头防护47公里,塘坝11座,蓄水池4处,小河道治理6.87公里,作业路163公里。这些工程的建设,使项目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人们的精神面貌得到很大改观,同时也改善了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为今后大面积开展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作摸清了路子,积累了经验,增强了信心。同时也带动了全省水土保持工作的蓬勃开展。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是抓好试点工作的关键 水土流失是当前全球生态环境的头号问题,也是制约我省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为了尽快改善我省的生态环境,项目区内的各级党委、政府抓住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试点这一机遇,切实加强了组织领导,四个县都成立了以县政府“一把手”为组长,相关部门领导参加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小组内分工明确、责任清楚,按照要求都做出了工程实施承诺,出台了封山禁牧公告,从而保证了项目区治理工作的开展。如阜新市的市、县、乡三级政府层层签订责任状,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职能部门具体抓,相关部门配合抓,形成一个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主管部门认真负责、相关部门全力协助、全社会共同实施黑土区治理的格局,为治理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阜新县为了不耽误水土保持工程施工进度,在上级资金还没有到位的情况下,政府主要领导果断决定调拨100万元林业资金以弥补项目区资金不足。彰武县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职能作用,严格制定领导任期内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实行县、镇、村层层签订责任状,严格要求领导干部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保障措施到位。2、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群众防治水土流失的自觉性 由于两个项目区过去从来没有承担过这样重大项目,对如何实施治理缺乏经验;加之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和落后经济条件的限制,项目实施初期,一部分当地群众和个别乡、村干部对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作认识不够,自觉性不强。针对这一情况,项目区各县均按要求进行了公示,并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广泛宣传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作的重要性,有的乡镇还通过电视插转台、有线广播等方式对县政府印发的有关“黑土地”综合防治文件进行连续播放,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进而提高了项目区内全民的水土保持意识,老百姓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从被动的要我干,到主动的我要干。 3、强化部门协作,形成全社会搞水保的氛围 面对当前水土保持工作新形势要求,各地在实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活动中,改变传统水保单打一的做法,积极探索生态环境建设新机制,进一步加大了部门协作力度,形成了“水保搭台,政府导演,多部门唱戏”的良好氛围。一方面,水保部门努力当好各级党委、政府的参谋,争取更大的支持,由政府协调相关部门,整合各有关方面的资金,集中开展生态环境建设,确保项目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试点工作的顺利完成。另一方面,市、县水保部门主动与计委、林业、农业综合开发、国土资源、畜牧等有关部门联系,以争取得到更多的支持,促成了各部门齐抓共建、团结协作、各投其资,各尽其职,各计其功,全局一盘棋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氛围。4、积极引进高新技术,增加水保科技含量 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各项目区在实施重点治理过程中,十分重视发挥科学技术的先导作用,实施项目规范化管理,提高了项目区的科技含量,全面提升了建设水平和科学管理水平。阜新市购买了3台GPS全球定位仪,阜新、彰武、康平和黑山四县各购买一套GIS系统软件,并从北京林业大学聘请专家对科技人员进行培训,阜新、彰武两县还建立了黑土区小流域信息资源库,利用网络、传真、电话等现代通讯设备,在规划、验收、管理等方面实现了办公自动化。5、创新工作机制,提高治理成果 随着农村经营体制的调整和税费制度的改革,对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形势,项目区实施治理工作中,在充分依靠社会广大群众投资投劳的同时,积极引入竞争激励机制,一方面充分发挥国补资金的调节作用,采取以奖代补措施,实行大干大支持、小干小支持、不干不支持的择优扶持原则,激发了治理区广大干部群众投身于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活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不断深化改革,广泛吸纳全社会力量,开展治山、治水活动。项目区采取了政策调动、行政推动、利益驱动、典型带动“四动”方略,推行承包、租赁、拍卖等多种形式的“四荒”治理开发办法。阜新市在项目区先后制定了水土保持工程承包拍卖管理办法、荒山荒坡使用权转让管理办法和吸引域外投资减免税费等优惠政策,逐步形成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治理格局,极大地激发了群众治理的积极性。6、注重生态修复,加快治理步伐 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依靠大自然的力量,充分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是加快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步伐的有力措施。为了确保生态修复不流于形式,各县在规划确定的生态修复区域布设了封禁标牌,埋设了封禁界桩,架设了铁丝网,突出了重点治理区的范围,增强了警示效果。在实施工程措施的同时,各项目区加大了管护力度,制定了关于生态修复的乡规民约,聘用了专职管护人员。康平县还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小流域治理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工程管护责任书,明确规定了乡镇长为每个乡镇建后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进而保证了生态修复区及治理后的成果免遭新的人为破坏。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补助标准低,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 根据辽宁省具体情况,我省西部地区修建一亩农业水平梯田需要400元钱左右,治理一亩坡耕地需要150元~300元左右。而2004年国家对项目区的补助标准平均每亩仅有39.99元,致使资金缺口很大,工程进度和质量都受到一定影响。2、项目区过于集中,治理期限过短,劳力资源严重不足 根据要求,我省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试点工程的项目区流域非常集中,治理任务为600平方公里,每条小流域的治理期限为一年,平均每县每年治理任务都在50平方公里左右,由于单个乡镇所辖流域过多,导致了劳力资源严重短缺的现象,影响了工程的整体效果。三、下步工作打算 按照松辽委的安排,东北黑土区辽宁省项目区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试点工作还有半年就要结束了,我们要在今年下半年以确保全面完成计划任务为最终目标,再次掀起大干新高潮,确保全面达标,确保全面通过验收。同时还要继续本着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树立新观念、研究新问题、探索新办法,尽最大限度地巩固治理成果、总结试点经验,找出存在问题,以新的姿态迎接黑土区工程的全面启动。1、抓好试点收尾工作,确保全面达标 在今年下半年我们要赶在验收前,一是要对原来计划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大检查,本着肯定成绩,找准不足的原则,必保计划任务一次完成;二是要对所有工程进行一次全面整合,使其发挥更大的效益。三是搞好工程移交,完善产权确认制,将工程的保存率及效益的发挥情况与农民的切身利益紧密挂钩,以巩固试点成果,确保其尽快全面发挥效益;四是努力争取发改委在近期对试点工程的初步设计进行批复,完善工程监理措施,并做到所有的内业材料齐全、外业工程过硬,使我省的试点工作完全达到松辽委规定的验收标准。五是积极与发改委及财政部门沟通,力争使项目区的资金及时到位,确保工程收尾的需要;六是要认真总结试点经验,为今后大面积开展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作提供借鉴。2、积极做好准备,迎接黑土区治理的全面启动 为了迎接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作的全面启动,今年下半年,我们除了要切实抓紧本次试点的收尾工作外,还要认真做好大面积开展黑土区治理的前期准备工作。首先要认真总结试点经验;其次要切实搞好规划,确定今后大面积开展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的项目区;三是要继续搞好宣传发动,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重大意义的认识;四是要搞好组织协调、成立相关机构,确保在新上马的项目区形成水保搭台、政府导演,全社会共唱黑土区治理这台大戏的格局,使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全面启动后,在新的项目区内能够即刻开展工作;五是要继续深化改革,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新机制,真正做到按规定程序的要求进行管理,特别是要全面推行工程监理制,加大“四荒”出让与管理力度;六是要进一步加强生态自我修复,健全规章制度,加大封禁力度,充分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加快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步伐。

关注公众号
获取免费资源

数据获取方式--离线申请

请用户耐心阅读 数据使用声明 , 并填写以下内容:

[1] 填写离线申请表与使用说明 下载

[2] 填写数据共享协议 下载

[3] 填写数据应用成效说明 下载

将以上3项文件填写完毕后,纸质 邮寄 到本资源点,待我们工作人员审核完成后, 即可申请本数据。

数据共享群--扫描二维码入群
数据共享群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